滁州:信息家電特色初成 光伏產業帶動升級
滁州,“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對,正是歐陽修著名的《醉翁亭記》中的滁州,這里不光以歐陽修所寫的醉翁亭而著名,而且滁州的電子信息產業在安徽省里也一樣著名。滁州是安徽省首個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所在地,目前有電子信息及關聯配套企業5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78家,產值超億元企業15家,以彩電、冰箱、空調器和洗衣機為主的信息家電制造能力已達到1400萬臺/年。據滁州市科學技術局、滁州市信息產業局何陸金局長向《中國電子報》記者介紹,2007年1-11月全市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61.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2%;實現利稅2.5億元,同比增長10.6%;增加值19.9億元,同比增長68.6%。滁州市信息產業整體發展水平處于全省前列。
產業聚集度明顯提高
滁州地處安徽省東部,承東起西,東南與南京相連,西與合肥接壤,屬于南京都市圈和長江三角洲經濟區;京滬、淮南鐵路以及正在籌建的京滬高速鐵路、寧西鐵路穿境而過;寧合、合徐和寧蚌高速公路縱橫東西南北;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合肥駱崗機場均在百里之內,滁州信息產業已初步形成了產業特色鮮明,配套產業鏈相對完整,依托當地資源優勢建立起來的特色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彩色電視機擁有安徽康佳電子有限公司、科思技術有限公司、嘉泰技術有限公司等生產企業,年生產能力達到850萬臺。電冰箱代表企業有博西華家用電器有限公司、安徽康佳電器有限公司,冰箱生產能力已達到140萬臺/年。空調器擁有生產企業三家,生產規模達到年產190萬套。擁有手機生產企業兩家,年生產手機能力達到900萬部。滁州經過多年的努力,信息產業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產生了中國揚子集團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依托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和良好的服務環境,滁州吸引了德國西門子、深圳康佳、泰國BITWISE、日本行田電產、英國邦迪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
記者在采訪揚子空調、安徽康佳時了解到,滁州市現有彩電配套企業200多家,已實現了對彩電的SMT加工、回掃變壓器和遙控器等零部件的本地化配套。秦欄鎮民營科技示范區——天長秦欄鎮匯集了眾多與彩電配套的生產企業,電子產品品種達5000多個,產品除與部分彩電廠家配套外,還占有國內維修市場9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國際維修市場也占有60%以上的份額。
滁州是國內最大的冰箱產品制造裝備和模具生產基地。冰箱的箱體和門發泡線、吸塑成型模具等關鍵主體設備生產在國內市場占據70%份額。
在對接“國際資本向中國轉移,沿海資本向內地轉移”和世界500強等外資企業在我國尋求第二市場的機遇中,滁州市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產業聚集優勢、服務優勢,吸引了眾多的東部及境外企業來滁州投資。“在今后的產業轉移中,滁州市依托現有雄厚的產業基礎、良好的硬件設施和優惠的投資環境,也必將搶占先機。”何陸金說。
突出特色化、專業化、集群化
曾幾何時,滁州的發展也遇到過一些問題。滁州市科學技術局、滁州市信息產業局副局長張宏斌對記者說,與國內、省內發達地區相比,滁州信息產業規模仍然偏小;競爭力強、能夠挑起經濟發展大梁、支撐財政持續增長的大企業不多;產業配套鏈整體處于低端,而且不夠完善,主要集中在外圍的零部件的配套,核心件、關鍵件未取得明顯突破;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強,技術創新體系亟待完善;發展環境還有待優化,產業聚集需要加強等等。
針對這些問題,滁州市信息產業主管部門決定以地理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優勢為依托,以自主創新為動力,以產品結構調整、產業優化升級為主線,以招商引資為載體,突出特色化、專業化和集群化,將電子產業基礎作為發展區域優勢產業和推動傳統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和工作平臺,主動承接國際和東部產業轉移,著力打造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和分銷服務產業鏈,不斷提升產業的技術創新水平、生產配套能力和規模經濟效益。他們提出了發展戰略目標:建成具有國內一流的電子信息產品設計中心、具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的加工制造基地和國內新興的信息家電嵌入式元件產品研發基地,力爭到“十一五”末,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完成工業產值380億元,年均增長30%以上,培育一批國家和省市名牌,爭創中國馳名商標,促進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努力把滁州建設成為國家級電子信息產業園,省級光伏產業基地和省級電子元器件產業基地。
“‘十一五’期間,我們要以打造大產業、大企業、大項目為主線,積極建設省級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努力做大做強滁州的信息產業。”何陸金說。據了解,2008年,滁州信息產業基地計劃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50億元,出口創匯2.5億美元,主要產品產量達到彩電600萬部,冰箱200萬臺,空調器350萬臺,洗衣機30萬臺,手機800萬部,同時培育一批特色產品,形成一批骨干企業,建立一支人才隊伍。
如何實現上述目標、做大做強滁州的信息產業呢?何局長做了進一步解釋:“我們要落實安徽省信息產業廳關于加快滁州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建設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打造百億元家電產業的規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市外家電企業向滁州市轉移或投資建廠,實現滁州市信息家電產業進一步集聚。依托大產業、大企業、大項目的拉動效應,重點發展家電配套產業,培育做大手機產業和光伏產業。”記者了解到,目前,滁州市擁有萬江電子和嘉泰兩家手機生產企業,年生產能力已達900萬部,一批光伏企業正在建設生產。
發展光伏產業加快基地建設
滁州市對產業發展的未來充滿了信心。“我們要根據家電主產業尋求市場空間,引導企業和投資者選擇配套產業,延伸產業鏈;通過擴大對康佳集團股權的探討,分析研究制約配套廠家內遷難的根本原因,爭取更多配套產品在滁州生產。”張宏斌向記者介紹。
記者采訪時看到拉單晶硅的、做太陽能電池的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地在滁州涌現出來,深切感到光伏產業已經在滁州市起步,而且發展迅速。當記者就這一現象請教何陸金局長時,他自豪地說:“潛力不可估量。”他說:“未來幾年,我市將為光伏產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擴大生產規模,發展上下游產業鏈,支持產業做大做強。”
記者從何局長手中拿過了一份滁州市發展光伏產業的詳細規劃,上面寫著:一是壯大單晶硅,上馬多晶硅。生產單晶硅及硅片,提高產品檔次,提升產業競爭力,保證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迅速壯大。二是重點發展太陽能組件。太陽能電池是光伏產業鏈的終端產品,是整個產業的核心,通過重點發展太陽能組件,實現光伏產業與其他行業嫁接,發展外延產業,拓展光伏產業鏈,培養新的產業集群。三是建立完善光伏產業鏈。通過以現有項目引項目,以商招商,以項目帶企業,形成光伏產業發展的內在生長機制,形成和延長相關產業鏈,形成和壯大新的產業集群。
張宏斌介紹道,要建立健全創新體系,加強基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支持基地內企業建立研發機構,鼓勵創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研發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
支持骨干企業聯合開展共性關鍵技術攻關,掌握核心技術,增強市場競爭力;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依托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術和資源優勢,加速產業基地內產品結構調整和推動產業整體技術升級。
記者發現,滁州市科技局辦公大樓前掛了兩塊牌子:滁州市信息產業局和滁州市科學技術局。何局長說,這正是滁州市要整合信息產業、科技等政府職能部門的有關專項資金,以項目支持、技術獎勵、企業技術進步貼息等方式促進產業基地的發展,財政、稅務部門也在落實國家、省相關產業政策,支持產業基地建設。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滁州的信息產業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這里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這里將為安徽的電子信息產業乃至全國的電子信息產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