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G的發展及其演進走向分析
——
展望2008年及未來5-10年,中國的3G將在以TD-SCDMA為主要力量的方向上快速起步和發展;3G的演進也會在堅持自主創新的前提下,融合先進技術,繼續向移動通信的前沿領域挺進。
1. 中國3G決策己經明朗
在“3G在中國”2007峰會上,信息產業部科技司司長聞庫以“TD-SCDMA已經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包括系統、終端、芯片、軟件等較完善的TD-SCDMA產業鏈”的論述,再次肯定了TD-SCDMA的進展。實際上,今年3月26日到4月5日,成為影響中國3G未來格局和走向最為重要的十天,中國移動對TD-SCDMA網絡試驗進行主設備招標,成為中國“沒有發令槍的”3G建設競賽的起點,也成為中國3G的商用進程的標志性事件。隨之,信息產業部在確定了三大3G標準為我國通信行業標準之后,又發布了涉及WCDMA、CDMA2000、TD—SCDMA三大3G技術的130項推薦性通信行業標準。3G標準體系基本確立,無疑對中國3G的商用和產業化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信息產業部明確,中國已完成WCDMA與CDMA2000的兩種3G標準系統測試,這意味著,在中國三種3G標準都被首肯,其進程有了實質性突破。
TD網絡試驗進展順利,解開了糾纏中國發展3G的核心之結;3G三大國際標準都已確立為我國通信行業標準,解決了標準選用之惑,中國發展3G只差牌照發放了。而TD擴大網絡規模試驗正是規避了敏感的牌照問題,取得TD建設之實的精彩之筆,蠃來了TD成熟的時間和寶貴的試商用經驗,為中國以TD為主發展3G產業奠定了基礎。
盡管TD仍然存在新建基站選址困難,設備和終端的完善以及網絡的規劃、優化方面都暴露出不足,但在政府強力支持與推進下,在業界的共同努力下,TD的成熟與成功無須存疑。中國3G看TD,TD引領中國3G的決策己經明朗。有人形象的比喻,2007年中國的3G像上膛的子彈,一觸即發,目前只是處于爆發前的暫時沉默。2008年,中國3G將如出膛子彈般一往無前。來自TD陣營的聲音,描繪了TD-SCDMA的商用前景,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放號200萬至300萬,在2008年上半年計劃放號1200萬,這標志著不論我國3G牌照發放與否,TD都可迅速占領以數據業務為主的高端市場。TD-SCDMA產業聯盟最近預測稱,在未來中國3G終端市場中,TD將占據50%的份額。而一旦3G牌照發放,WCDMA與CDMA2000借助國內外強大的技術、商用與資本實力會迅速形成規模,三種3G制式在中國的風云際會,一定會演繹出如火如荼的競爭與發展的“大戲”。
2. 發展3G是移動通信產業的主流
信息產業部科技司司長聞庫在近日的演講中強調,目前E3G技術標準發展比較快,仍然是產業發展的主流。從全球角度看,國際上出現了第二次3G高峰,3G產業己逐漸步入良性發展的環境。到2007年的6月份,全球的3G網絡共部署了171個WCDMA的商用網,其中128是HSDPA商用網,還有71個CDMAEV-DO商用網。僅今年上半年就新增15個WCDMA商用網絡,31個HSDPA的商用網絡和10個CDMA1X的網絡。WCDMA的用戶有1.27億用戶,預計2007年底WCDMA的用戶會達到2.1億戶,比2006年底增長超過1億戶。到2007年上半年HSDPA的建網速度超過了WCDMA。在上半年重大的3G商業網中1X的數量占32%,WCDMA占19%,而HSDPA卻占到了38%。綜合來看,包括HSPA和EV-DO在內的3G增強型技術已經成為3G發展的主流技術。

與此同時,中國移動通信制造企業在產品開發和產業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系統設備廠商已完全具備系統設備的設計、制造、新系統開發能力和產業化能力,產品已經能和國外企業產品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在移動終端方面,中國已經初步具備了研發和產業化的能力, 尤其是TD-SCDMA的出現,促使從最原始的芯片研發入手,到解決方案提供和產品出廠,都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另外,運營企業積極參與了國內和國際標準的制定,不僅是在業務標準方面,在網絡運行、維護、技術、性能標準的制定中都能看到運營企業的身影,總體技術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不斷提高。因此,在2008年以后一個時期內,3G及其增強型技術將順理成章的成為中國的發展主流。
對中國3G及其增強型技術形成沖擊的是WiMAX,WiMAX如同一匹“黑馬”,加速著寬帶化和移動化的進程。特別是移動WiMAX(IEEE 802.16e)己正式向國際電聯(ITU)提出申請為成3G標準,期望在全球獲得統一的2.5GHz頻段。在今年10月19日ITU的世界無線電通信全會上,WiMAX以絕對優勢獲得通過成為全球新的3G標準,盡管它還需要得到今年在日內瓦召開的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的最后批準,但WiMAX成為3G標準的勢頭己不可阻擋。
去年底推出的WiMAX802.16m標準則面向IMT-Advanced(4G),欲與3G演進的LTE、UMB爭雄。但是,WiMAX在中國一直遭到冷遇,近日,信產部官員還明確表示,WiMAX無論從技術還是產品上,由于存在很多爭議,尚沒有成熟的產品推出。與此相呼應的是,在中國提交給ITU的IMT-Advanced(4G)頻譜方案中,也將2.5GHz頻段作為4G的必選頻率,從而否定了在中國為WiMAX分配此頻率的可能。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堅持3G及其演進技術為主導產業,那么在TD實現規模商用以及3G產業鏈壯大之前,WiMAX作為移動通信產業存在的可能性很小。 ?
3. 自主創新在3G演進中的延續與強化
目前,3G的演進有三條路徑,其一是以3GPP為基礎的技術軌跡,即從第二代的 GSM、2.5代的GPRS到第三代的WCDMA、第三代增強型的HSDPA,HSUPA,以及LTE發展路線,最后演進到IMT-Advanced,即B3G/4G。其二是以3GPP2為基礎的技術路線,即從第二代的 CDMA2000到2.75代CDMA2000 1X,再到第三代的CDMA2000 1X EV-DO,以及長期演進的UMB升級版本,最后演進到B3G/4G。以上是移動通信演進的兩個主流路線,也是占世界絕大多數移動通信市場的路線。其三是以WiMAX為以基礎的技術路線,是寬帶無線接入技術向著高移動性、高服務質量的方向演進的結果。但是,移動WiMAX的情況要復雜許多,作為大規模應用的、基于IP移動網絡的全新技術,它不像3G那樣是對已有技術的逐步升級,沒有經過在真實移動復雜環境中的實際考驗;另一個不確定的因素是WiMAX至今沒有全球統一和足夠的頻譜支持,特別是在中國,至今尚未批準任何WiMAX的頻率規劃。

LTE、UMB和移動WiMAX雖然各有差別,但是它們也有一些共同之處,三個系統都采用OFDM和MIMO技術以提供更高的頻譜利用率。在未來的發展演進過程中,哪一種技術路線勝出,將是各國政治、經濟、科技與技術力量博弈的結果。但是LTE、UMB和移動WiMAX并不屬于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即B3G/4G)是在2005年10月ITU-R WP8F工作組的赫爾辛基會議上被正式命名為IMT-Advanced。ITU將用3年的時間來完成IMT-Advanced技術的標準化開發工作,然后用2~3年的時間完成標準完善和產品商用化過程。IMT-Advanced技術將成為未來5~15年間主流的移動通信技術。
中國的3G演進路線也己明確,即進一步提高我國移動通信領域自主創新與核心競爭力,以TD-SCDMA為主制定和推出3G演進技術路線,爭取在IMT-Advanced技術中取得更大的成功。經過多次會議和多家國內外廠商的大量的討論和方案融合,2005年11月,大唐聯合我國相關企業共同推動的OFDM后續TD-SCDMA演進方案被3GPP接受,這就意味著TD-SCDMA系統可以平滑地向LTE演進。3GPP最近推出了LTE TDD系統的演進版本,其中在LTE TDD Type 2版本中,TD-SCDMA現有的核心技術大部分得到了繼承,如智能天線、基于幀結構的物理過程設計等,構成TD-SCDMA進一步演進的LTE+ TDD方案。在此方案中,TD-SCDMA特色核心技術的擴展和增強,與MIMO 、OFDMA主流技術有機結合,顯著提高MIMO OFDMA系統性能,包括了BR-OFDMA、基于智能天線的多流MIMO、基于BR-OFDMA的聯合檢測、基于TD-SCDMA演進幀結構的同步、小區搜索、隨即接入、尋呼等物理過程。在OFDMA+MIMO共性技術和現有標準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增強,進一步提高系統性能,包括多用戶聯合映射、分層調制、軟頻率復用、LDPC編碼、中繼(Relay)和分布式天線、用于MBMS的分層MIMO技術等。
通過艱苦的國內外博弈,TD-SCDMA LTE中長期獨立演進的戰略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中國繼續掌握著TD-SCDMA LTE的核心知識產權。在向4G技術的繼續演進中,以TD-SCDMA LTE中長期獨立演進戰略為基礎,已形成一批擁有知識產權的技術創新點,為積極形成具有自主創新特色的4G標準創造了有利條件。中國政府也明確提出,要在目前的基礎上,繼續推動TD-SCDMA不斷成熟和商用;要推動落實信息產業鼓勵自主創新的政策,并加強規劃和指導;要繼續實施標準戰略,加強信息產業的標準制定工作。信產部相關官員近日表示,“不僅要看到我們這一代有TD,TD還要想到給全民,給我們產業界,給運營商、制造商提供一個思路,要打造我們國家的創新能力?!?nbsp;
因此,以TD為核心的3G獨立演進路線己確定為中國移動通信向未來發展的主要走向。
4. 結束語
在2008年及以后的一個時期內,即使移動WiMAX被ITU批準為3G標準,
中國仍會沿著成熟和壯大TD-SCDMA產業,以及以TD為核心的3G獨立演進路線發展,并且倡導自主創新的未來寬帶移動通信技術與標準,力爭在4G時代有更大的突破。
cdma相關文章:cdma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