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運營商試水GPS定位直控手機導航產業鏈

運營商試水GPS定位直控手機導航產業鏈

——
作者: 時間:2007-11-30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收藏

  隨著基于手機的增值業務日益豐富,究竟哪種業務能在時代創造如2G短信業務一樣的輝煌?無論是運營商還是內容提供商或者終端商都處在探索階段,為了不錯過任何一個機會,最保險的做法只能是“廣泛撒網”。

  日前,《第一財經日報》從中國移動獲悉,中國移動已經在試商用手機導航業務,用戶需要手機具備/A模塊,只要從“移動夢網”進入“MO新生活”菜單,下載安裝GPS軟件即可使用,不過該業務目前處于試商用階段,并未正式推廣。

  中移動再嘗GPS業務

  據了解,中國移動手機GPS定位業務的使用資費為包月15元,或2元/次,如果不是WAP包月用戶,還需要另行交納GPRS流量費。中國移動的手機導航軟件可以在Symbian和Windows Mobile兩種手機平臺上使用。

  對于中國移動而言,進入手機定位業務并不是首次。2005年到2006年,中國移動曾經嘗試過“基站定位”的位置服務,即通過信號強弱的差別,將位置精確度確定在40米到400米的范圍內,不過由于這種服務的效果并不好,因此沒有大規模推廣和應用。

  中國聯通由于其CDMA,在推廣手機定位業務方面相對具有更多優勢。聯通2006年推出的導航業務則能夠通過高通的GPSONE芯片,利用基站輔助GPS,其開通的導航業務則能夠實現5米到50米的連續、精確定位,并實現全國漫游。

  因此,有中國聯通有關人士曾經表示,手機導航將成為拉動運營商盈利的重要引擎,并將成為音樂、流媒體、游戲之外的第四大重點增值業務。

  中國移動顯然不愿意在這一增值業務上示弱。在前不久的2007中國通信展上,中國移動進一步展示了其手機導航業務的運作模式。中國移動的“交通信息化”方案可以為用戶提供短信、WAP、GPS導航三類產品。其中GPS導航產品,借助GPRS,用戶可以下載實時的交通路況信息,或者在手機上實時查看。在該業務中,中國移動還和一家名為“聽網”的SP合作,推出了語音導航服務。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說,運營商的手機導航業務運作并不是很理想。以中國移動目前試商用的GPS手機導航業務為例,由于沒有推廣且有收費,使用這項業務的用戶還非常有限,移動夢網上該軟件的論壇留言也只有41條。

  無序競爭和運營商機遇

  盡管運營商對GPS導航業務表示出了充分的重視和關注,但與一般的增值業務不同,移動運營商在手機導航業務中的地位并非無可替代——通過物理GPS接收器設備直接從GPS衛星獲取位置信息,可以繞過運營商,從而免除運營成本,使用者也無需負擔額外的服務成本。

  以現在市場上幾款以GPS定位功能為主打宣傳點的手機來說,無論是多普達的P800,還是諾基亞的6110以及夏新的E860,由于已經內置了GPS定位的軟件,用戶在使用過程中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

  但這對于專注移動增值業務的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在前不久的通信展上,NTT DoCoMo展出了其位置服務的整個模式,即在位置服務的基礎上,加載眾多的相關增值業務并實現捆綁。在NTT DoCoMo的定位服務中提供了包括WNI氣象信息、iMapFan電子地圖、美食家、ATIS交通信息、Zenrin攜帶式地圖以及住宿信息等多項增值服務,

  在這種模式中,GPS定位被定義為增值業務的一種,充分實現了對用戶的捆綁,運營商在整體業務中的主導作用也非常明顯。同樣的,日本KDDI在定位業務基礎上推出的增值業務達100多種,如電子地圖、餐館指南、火車時刻表、城市指南、天氣和緊急信息等。

  這對于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參考和借鑒。

  也有運營商推出基于通信的定位服務,比如2003年3月,Vodafone K.K推出了名為“LocoGuide”的移動定位門戶,用戶可以從中獲得如交通信息、最近的餐館、休閑場所、銀行、醫院等多種位置信息。但在中國通信發展還不完善的情況下,這種模式短時間內還難以直接學習或者復制。

  更讓移動、聯通看到機會的是,國內GPS導航產業鏈仍然處于發展的初始階段,“魚龍混雜”的現象非常明顯。產業鏈的任何一個環節,都沒有一個強勢廠商,甚至這些廠商的名字,對大眾來說還非常陌生。

  GPS導航產業鏈主要包括了這樣幾個方面,芯片提供商、軟件及解決方案提供商以及終端廠商。目前這個行業的主要廠商有四維圖新、靈圖軟件、凱立德、城際高科等軟件廠商以及紐曼、天派、鐵將軍、波聲、吉祥星等硬件商。

  單以手機導航業務來說,各終端廠商也是產業鏈上的重要環節,但是整個行業的發展還處于無序競爭的狀態。

  在一個專業論壇上,一家GPS導航軟件公司的老總曾對記者透露,如果一個月能賣出幾千套軟件已經屬于行業里的較好狀態了,關鍵在于GPS導航究竟應該運用在何種終端上才能更好滿足用戶需求,一直沒有在行業里達成共識,行業洗牌非常嚴重,隨時都有新廠家介入或者退出。

  Analysis Research的報告顯示,全球移動位置服務的收入已經從2002年的20億美元增至2006年的185億美元。而在中國市場,據艾瑞咨詢預計,2006年市場規模達到5.74億元,較上年增長159%,到2008年這一數字則增長到52.5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在整個行業快速發展的初期,如果運營商積極介入,并探索適合運營商參與的商業模式,完全有可能成為整個產業鏈的主導力量,否則,在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運營商從中獲利的難度將大大增加。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