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技術產業化獲重大突破 取代CCFL大勢所趨
相對OLED來說,內地彩電廠商將未來押在LED身上勝算更大。”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專業分會原秘書長劉培政指出。而就在今年10月份,LED技術產業化邁出了重要一步,先是在CEATECJAPAN2007(日本高新技術博覽會)上,索尼展示了最新款采用LED背光源技術的70英寸BRAVIALCD電視,隨后三星如約向全球市場推出了同樣采用LED背光源技術的70英寸LCD電視。
三星、索尼的行為,再度引發了業內對LED背光源技術的熱烈討論,甚至有專家認為內地彩電企業要想重新崛起更多要借助LED。不過記者采訪發現,這個集高亮度、長壽命、穩定性能等諸多優勢于一身的技術卻由于成本高昂、短期見效慢而逐漸被內地彩電廠商邊緣化。
LED取代CCFL大勢所趨
“下一代平板顯示的核心技術究竟是什么?”這是近段時間時常被提起的話題。由于內地彩電廠商在從CRT向以LCD、PDP為代表的平板技術改革中慢了一拍,所以他們對下一代平板顯示的主導技術尤為關注。不過記者發現,雖然內地廠商關注很早,但由于種種原因,他們往往不是新技術的主角。
拿近日炒得很熱的LED(lightemittingdiode,發光二極管)背光源技術為例,三星、索尼因為實現了該技術的產業化而成為主角。
而據記者了解,早在2005年夏普率先在全球推出首臺采用LED背光源技術LCD電視后,內地廠商TCL、康佳等紛紛效仿研發LED電視,不過可惜的是,兩年來內地并沒有更多關于LED的消息傳出,直到近日索尼、三星相繼發布新品才讓這一技術再度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10月中旬,在CEATECJAPAN2007上,索尼展示了70英寸采用背光源技術的LCD電視,并展示了該背照燈技術。據了解,此次的70英寸機型采用的LED背照燈與QUALIA005相比,從所配LED的形狀(種類)到配置方法均有較大改進。
不到半個月時間里,被索尼視為“全球范圍內最大的競爭對手”的三星也面向全球市場發布了其70英寸采用LED背光源技術的LCD電視,而且針對不同市場進行了專門設計,如在中國銷售的產品就加入祥云等中國元素。
三星電子中國總部彩電產品營銷次長李明旭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專訪時表示,LED背光源技術相對CCFL(冷陰極燈)來說,擁有亮度高、工作電壓低、功耗小等諸多優點,雖然成本相對較高,但量產后成本會下降,而且肯定會有消費群。
iSuppli近日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雖然LED背光模塊(BLU)的成本仍然遠高于傳統的CCFLBLU,但二者成本正迅速接近,LED的優勢日漸明顯。2007年全球LED銷售額年增長率有望達13.7%,預計2012年全球LED銷售額可望達123億美元,2006年-2012年期間的復合年增率將達14.6%,其中在LCD電視上的應用是其最主要的應用市場之一。
內地廠商彷徨
目前我國LED上游生產企業主要有深圳方大、上海藍光、江西聯創等;中游生產企業主要有深圳量子、河北鑫谷、杭州創元等;下游生產企業主要有廈門華聯、佛山光電等。雖然科技部也已批準將在上海、大連、南昌、廈門、深圳5地建立LED產業化基地,但這其中大部分是作半導體照明之用。
而根據iSuppli的預測,LCD電視市場是LED背光源最大的應用市場之一,但內地彩電企業對此反應則較為平淡,正如前面所講,記者采訪發現包括TCL、康佳、海信等很多內地企業都很關注LED背光源技術,不過在談到該技術何時才能“落地”的時候,這些企業又沒了準信。
記者試圖通過搜索“LED”來了解更多關于內地彩電企業參與該項技術研究的線索,但結果只是發現在2005年內地彩電企業曾出現過一次投資LED背光源技術的高潮,而此后的兩年間一直沒有大的動靜。
直到2007年9月19日,海信在其LCD模組生產線正式開工的時候宣布,將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建立一條LED模組生產線,這讓業內人士又看到了希望,但可惜的是海信并沒有明確“未來”究竟是什么時候。此后在10月30日,清華同方也表示將募資20億元重點投入LED,不過這些都只能算是LED巨大工程的前期準備工作而已。
而對于其他先前很積極發展LED背光源技術的內地企業如TCL、康佳等除了兩年前跟風夏普關注過LED背光源外,現在早就沒了這方面的信息。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投資LED背光源技術需要花費企業更多的成本,見效也慢,這讓很多企業不能下決心投資這塊,而多半企業把錢投資到短期收效高的項目上。
記者在采訪內地彩電企業財報時也了解到,目前內地彩電廠商把更多人力、財力放在見效快的產業上,如房地產和打新股上面,導致這幾個月內地彩電廠商的主營業務———彩電的贏利能力急劇降低(詳見本報11月15日出版的《受累庫存 國產彩電贏利能力仍偏弱》一文)。
銀河證券分析師朱力軍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內地彩電企業不把資金投資在彩電業務上,而是投到短期贏利很好的房地產和打新股上,這并不是長久之道。
短期很難在終端普及
對正處于贏利乏術的內地彩電企業來說,能在打新股中獲得贏利從而緩解燃眉之急雖然是身不由己的選擇,但從長期來講,彩電仍舊是其主營業務,所以尋求這塊市場的突破是遲早要面對的問題。
而目前現狀是,基于LED背光源技術的LCD面板目前主要集中在日韓廠商和少部分我國臺灣企業手中,LED產品的產業鏈中幾種主要原材料配套還要依賴進口,如果內地彩電企業現在還不切入,三五年后無疑還將在技術方面受制于人。
當然,內地企業遲遲不見動作另一個主要原因是LED面臨的高成本問題。據了解,目前42英寸LCD電視使用的LED背光源面板成本是CCFL的3倍以上,三星10月底剛發布的70英寸采用LED背光源技術的LCD電視的售價就高達40萬元。
不過這點似乎不需要擔心,包括iSuppli、DisplaySearch在內的不只一家調研公司以及很多專家都預測2010年30%左右的LCD電視將采用LED背光源,同時LED的成本將下降至與目前的CCFL的成本相當。
難怪在2007平板顯示產業技術峰會上,劉培政在和《中國電子報》記者聊天的時候也感嘆:“OLED在十年內很難形成產業,LED是不錯的技術,內地彩電廠商將未來幾年的希望押在LED身上勝算更大?!辈贿^他也表示,短期內要普及這種技術并不現實。
另一方面,OLED已經表現出快速發展的跡象,而且索尼也明確將量產11英寸OLED面板,這樣離電視用面板量產的時間又近了一步,如果OLED可行的話,留給LCD電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值得我們警覺的是,截至目前,不管在下一代顯示技術OLED的研究上,還是改善LCD發光效果的LED背光源技術上,都鮮見內地彩電企業的身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