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需求穩定 臺灣液晶面板出貨表現亮眼
資策會信息市場情報中心(MIC)針對臺灣液晶面板產業發表最新預測報告指出,今年第四季大尺寸液晶面板的出貨率仍將創出佳績,但同時也會受到明年第一季為傳統淡季的供過于求、價格松動的預期心理影響,出貨將比第三季衰退3.7%。另外在中小尺寸面板方面,隨著2007年第四季傳統消費性產品旺季的來臨,預期全球手機、數碼相框、數碼相機、PND等產品的終端市場需求將持續增加,并順勢帶動臺灣中小尺寸面板出貨增長。
價格持穩大尺寸液晶面板產值表現亮眼
MIC預測,第四季臺灣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貨量仍然可達到4,814萬片,并預期缺貨的面板尺寸價格將有小幅的上揚空間。整體而言,各應用類別價格仍將會持穩,在大尺寸出貨比重提升帶動下,預期第四季產值仍將有不錯的表現。
2007年第二季臺灣大尺寸液晶面板產業出貨表現搶眼,季增長率達17.9%,出貨規模為4,446萬片,創下有史以來第二季增長率最高的成績。MIC表示,第三季面板供需失衡狀況已經趨緩,面板價格有回穩的現象,預計2007年第三季出貨量可達到5,000萬片,季增長率約為12.6%,同時依據以往面板業者的銷售績效推估,2007年第四季的市場需求仍將持續升高。
MIC產業分析師何菀容表示,大尺寸液晶面板增長原因在于,面板業者以20寸級以上產品為主要的產品策略,且在性能與價格都比17寸與19寸面板優異的情形下,客戶及市場的反應度佳,而隨著20寸級以上面板的出貨比重增加,17寸與19寸面板產能因受到壓縮而供不應求,客戶在價格高漲的成本壓力下,反而加速采用20寸級以上的面板。
MIC指出,隨著品牌大廠在消費市場的比重提升,以及PC換機潮帶動Vista操作系統的日漸普及,寬屏幕面板在消費市場與商務市場都會成為主流商品,整體發展趨勢對于在Designin方面領先韓商,且主導寬屏幕規格的臺系面板業者相對有利。
而在液晶電視面板方面,隨著臺灣面板廠G7.5產能持續開出,以及終端產品價格下滑刺激市場買氣,預計40寸級以上的市場消費趨勢將帶動產值大幅增長。
消費性電子產品加持小尺寸液晶面板出貨增長強勁
另外在中小尺寸面板方面,MIC預計臺灣TFT中小尺寸面板于2007第三季出貨可達13億511萬2,000片,年增長率為74.9%;2007第四季出貨可達13億243萬6,000片,年增長率為39.8%。
MIC產業分析師謝佩芬表示,中小尺寸TFT面板應用遍及多項消費性電子產品,包括手機、數碼相框、數碼相機、PND、便攜式DVD播放機等,其中手機的TFT彩色面板也已占全球手機彩色機種6成以上的比重,且比例仍持續提升,顯示未來中小尺寸面板市場,將會因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多元應用而具有高增長潛力。
MIC指出,7寸至10.2寸面板的多元應用發展,相對影響臺灣TFT廠商面板產能的配置,其中7寸面板將以數字相框為主要的應用發展,但在分辨率的需求下,部份系統廠商也會陸續采用8寸的規格;面板7寸以上的應用則以車載系統與影音產品居多,而在IT應用方面,無論是低價NB或UMPC,多數的面板尺寸也將以7寸為主流,即7至10.2寸的中小尺寸面板應用,將牽動臺灣面板產能配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