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分析:光纖光纜高集中化加劇
2007年光線光纜市場需求將穩定增加,全行業集中度有所提高,供貨進一步向大企業集中,品牌效應繼續明顯。行業向布局逐步合理的新的局面發展:形成幾個不斷完善的大型產業集團。
2007年國內光纖光纜市場保持增長態勢。其動力一方面來源于國家信息化戰略的實施,將有力推動寬帶和移動網絡的迅猛發展;另一方面,電信運營商轉型戰略的實施促進農村市場和寬帶商務市場的增長;此外,技術進步和市場對帶寬需求增加的雙重作用也推進了我國光纖光纜市場內在的繁榮。
從生產情況來看:2005年中國光纖產量大約為1800~1900萬芯公里的規模,2006年產量則達到2700~2900萬芯公里的規模,同比增長約50%。光纖光纜行業2007年產能擴張相對有限。
從中國進出口的情況來看,光纖光纜2006年首次逆轉了近年來出口連續增長、進口穩步下降的形勢。圖表數據顯示,過去5年以來光纖光纜進出口首次出現逆差擴大的情況。由于2006年光纖光纜行業并未出現明顯的價格上漲,因此進出口金額的變化大體上也同時反映了數量的變化。
近年來,我國市場的國產光纖使用量已超過進口光纖,越來越多的運營商開始接受并采用國產光纖產品。2007年光纖進口量將繼續下降。
在價格方面,近年來,我國光纖光纜產品的市場價格長期在低位運行。即使市場容量擴大,許多原材料價格出現明顯上升的去年,我國光纖光纜產品的市場價格仍在不斷下降。統計表明,去年,我國的G652B光纖平均價格約為85元/公里,比2005年下降5%;G652D光纖的市場平均價格約90元/公里,比2005年下降5%;光纖綜合平均價格也比2005年下降5%。
而普通通信光纜的平均價格則約為188元/芯公里(GYTA-20B1),比2005年下降9%之多。
光纖光纜行業的復蘇并未帶來價格的上漲。從目前看,光纖預制棒價格自2005年底的180美元/公斤小幅上漲至190-195美元/公斤,光纖雖然供求緊張但價格仍舊維持在約90元/芯公里的低位。供求緊張但為何價格不能相應提高?
原因如下:
(1)目前光纖光纜行業即使扣除虛置產能(產業集中被淘汰的企業),供需也基本平衡,因此行業份額居前的企業為了維持且提高份額不會輕易提高價格,我們在調研中了解到作為行業風向標的武漢長飛短期內無意主動上漲價格;
(2)目前光纖光纜基本采取運營商統一招標,今年1-2月四大運營商都沒有招標,中國移動、中國網通于3月招標,而此時經過前2月的匱乏定單以及對全年格局的不明朗,光纖光纜廠商大多處于弱勢,因此價格仍舊位于低谷;2007年下半年預計價格將略有上漲,但幅度很難超過5%。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