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臺灣面板全球市占率挑戰50% 大尺寸為新戰場

臺灣面板全球市占率挑戰50% 大尺寸為新戰場

——
作者: 時間:2007-10-08 來源: 收藏
根據資策會信息市場情報中心(MIC)的預計,2007年全球液晶面板市場規模將達3億5,000萬臺,年增長率可達22.8%,業者的市占率仍將不斷攀升,預計2007年可望挑戰50%的市占率,尤其是面板將成為業者的下一波戰場。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周士雄表示,以往面板由面板業者獨自完成Array-Cell-Module的模式已逐漸轉型,取而代之的是Open Cell及Smart Panel/Integrator Panel等新商業模式。

根據MIC的觀察,從2007第一季開始,終端市場需求即持續增加,促使臺灣的TFT面板廠陸續將大尺寸面板的產能轉投入中小尺寸面板,但卻導致TFT廠商Module產能不足的缺口更加擴大。導致以銷售Module為主的TFT廠商,在面臨市場需求快速變動,且仍然需要保持應變彈性的考慮下,多數傾向不自行設置Module廠,而采取委由STN廠進行代工的形式,但因STN廠商也順應STN面板市場需求萎縮的影響,除轉而向TFT廠商購買Cell Panel以生產TFT Module外,也已開始與TFT面板廠合作代工Module的業務。

MIC指出,臺灣液晶面板業者以往的一貫制程包含前端Array Cell及后端Module制程,然而隨著全球化布局的需求推動、原有Module產能更難以順應客戶的要求,Module制程已經成為面板業者、系統業者及品牌業者的一級角力戰區。而以往扮演消化產能角色的中小尺寸TFT面板,因在后段Module的產能并未能與液晶面板的產能同等增加的情況下,導致除了銷售液晶Module的業務形態外,銷售Cell panel也成為另一種常見的業務模式。

目前廠與系統組裝廠的互動形態,從營運模式來看可區分為面板廠與系統組裝廠合作、系統組裝廠主導、面板廠主導三種模式。預期此三種模式都將成為業者的主要業務形態,對臺灣面板業者而言,除仍維持原有的業務規模體系外,在新市場的開拓及模塊產能擴增等層面,新的營運模式將可充分強化其應變彈性及競爭力。

在面板廠與系統組裝廠合作的模式下,面板業者的出貨形態為Open Cell,而后端的系統組裝業者則進行Module(不含Module材料的調度)及整機系統組裝業務。由于此業務模式可通過部分制程的減縮或材料的整合,也就是Smart Panel(往面板端整合)或整合型Panel(往系統端整合),能夠有效達到成本降低的效益,因此對于系統組裝業者,也能提高其競爭能力,同時在面板貨源的取得上也相對較具優勢。而對面板業者而言,則因雙方基于互信互賴的前提,更能達到品質保證、售后服務、以提升整體利益為優先考慮的共識。

在系統組裝廠主導的模式下,部分系統組裝業者雖然沒有面板廠,但是握有大量訂單,所以具有較大的議價能力,故形成往上游Module制程整合的趨勢。面板業者的出貨形態為Open Cell,而系統組裝業者則進行Module材料的調度及整機系統組裝業務,但仍未直接進行制造。此業務模式對系統組裝業者而言,雖然可以達到部分成本降低及掌握貨源的成效,一旦遇到面板供不應求時,仍然會有貨源不足的隱憂。

至于面板廠主導的模式,MIC指出,面板廠提供完整模塊的出貨形態,另搭配或整合部分系統端功能,提供客戶完整的解決方案。對面板業者而言,可提升產品售價及附加價值,而對部分不擅于組裝的業務內容,或議價能力較弱的客戶,利于降低進入門檻。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