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電視業力挺三網融合 CMMB芯片年底上量
——
融合是大勢所趨
針對人們對地標實施和進展情況的疑問,上海交通大學圖像通信與信息處理研究所孫軍教授解釋說:“目前地標進展正常,已經在制訂17個配套的標準,相關政策和標準會陸續出臺,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已經在奧運城市進行了測試。中國數字電視市場非常巨大,可以支持多種業務展開,可以包容兩個標準存在。”
清華大學信息科學院副院長宋健教授則認為,數字電視地面傳輸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他說:“地標不存在政策上的不確定性,但是在選擇模式上有所不同,不過這恰恰給相關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DVB-T和WiMax也有不同的工作模式,從標準角度來講,標準只是提供技術可能性與可選擇性,應用時需要考慮各種實際情況,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簡化。這就像開餐館,可以根據不同地域需求開不同口味的餐館。政府將通過測試盡快確定其中的主用模式。”
對于有關多載波和單載波無法融合的傳言,宋健和孫軍都給予了反駁。宋健說:“我們要強調的是,地標并不是將兩種完全不同的標準放在一起,而是一個框架下兩種不同的工作模式,只是調制方式不同。在很多方面都采用了一樣的技術,比如幀結構和編碼都是一樣的,說國標是兩種完全的不同標準進行融合是不正確的。如果設計融合的芯片,我估計芯片復雜度只是提高了10%左右!單載波和多載波的融合沒有問題。”孫軍則代表單載波陣營進行表態:“我們同意宋健的觀點,融合并不是難事。單載波采用時域算法,多載波采用頻域算法,只是算法上不同,而借助單芯片技術,融合沒有什么問題。”
然而,對于“芯片復雜度只提高10%”的說法業內是眾說紛紜,基于采用技術的不同和代表的利益不同,融合芯片復雜度提高5%-50%的各種說法不一而足。而宣稱推出國內首款融合芯片的凌訊科技在BIRTV上展示的產品依然使用的是非融合芯片,上海高清方面則是拿出了同時嵌入凌訊科技和上海高清芯片的一體機主板來說明融合芯片在目前尚不能大規模商用。不過,從各方包括國家廣電總局的表態來看,融合芯片成為主流則是必然。
奧運會前實現CMMB商用
雖然手機電視的國家標準之爭尚未有明確的結果,但是其中風頭最勁的CMMB標準陣營對于奧運會前實現商用則是充滿信心。
國家廣電總局廣科院電視研究所副所長解偉在論壇上透露,目前CMMB標準進展順利。他說:“國家廣電總局已經在北京進行了組網測試,從今年1月起,我們在中央電視塔、京廣中心的發射臺進行了S波段單頻網的測試工作;今年5月、6月份,在中央電視塔進行了大規模的開播測試,聯想和華旗的CMMB手機已進行了開播測試,這些手機都是基于創毅視訊的CMMB芯片,包括信道解調和復用功能。從目前的測試情況來看,信號接收性能良好,在大塔發射功率不到1000W的情況下在通州可以順利接收,在北京這樣地形相對復雜的地區的試播成功,使我們有信心實現其他地區的開播。”
對于CMMB芯片供應商單一的問題,謝偉表示,“芯片一直被認為是瓶頸,不過我們很早就注意到這一點,除了創毅視訊外,現在還有一大批公司在做CMMB芯片,下半年這些芯片將進入流片階段,年底將會有更多的芯片出現。”
手機電視產業鏈上最讓人們關心的還是奧運會前是否能夠實現商用,對此,國家廣電總局很有信心。雖然一方面解偉說:“奧運會是一個契機,不過也只是一個重要的時間點,如果一味地趕這個時間點,對于產業的健康發展不是很有利。退一步說,如果奧運會前不能商用,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強調從目前運行情況看,“商用是肯定的”。
未雨綢繆,CMMB標準已經開始進行專利的收費與專利池的建立工作。解偉透露,CMMB共有十個工作組,其中第10個就是專利工作組。所有CMMB成員(目前有120多個)都簽署了協議,將有關CMMB專利放入專利池中統一管理,專利工作組聘請了知名律師作為顧問,目前對信道和復用已經有規范。不過,與地標一樣,他認為不用擔心專利收費問題。因為,“收費是次要的,發展是主要的!”
三網融合是必須
雖然國家廣電總局在一直強調其對移動多媒體新業務的絕對主導權,但是移動電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三網融合,這一點似乎已經成為共識。
對于這一問題,清華大學魏少軍教授首先反問道:“不融合如何解決上行鏈路問題?”接著他表示,三網融合是大趨勢。現行移動通信與廣播的結合是唯一道路,通信上行信道完成點播,而手機是三網融合最先的突破點。其實,廣播與3G是互補而非排斥的關系,點播還是很有需求的,而點播與面向大眾的廣播不同,需要上行鏈路,而下行可能也有不同的需求。未來3G的下行速率將會更高,3G也可以為移動電視中的特定人群服務,也就是雖然有98%的需求依賴廣播,但是也不能排斥3G的應用。
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副院長劉巖雖然并不否認廣電在移動多媒體業務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但是同時也認為三網融合是必然。他說:“廣電掌握著移動電視業務的真正運營權,因為內容和頻率都為其所有。但是,廣播回傳需求的一般只是指令,而非視頻內容,移動線路完全可以勝任。從節省投資和避免重復建設的角度來說,實行廣電下行、移動上行,三網融合成為必然。”他舉例說,研究院與廣東移動合作,在SIM卡上實現移動電視認證卡和電話卡的雙重功能。
當然,會場上也有不同的聲音。北京泰美世紀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申紅兵認為,三網融合只是技術概念,廣播業務需要單獨的許可證,廣播電視為特許行業,要分而治之。其實這種觀點也反映出廣電的意愿,因此,正如魏少軍教授所言,“有關政府部門要協調實現突破”。
相關鏈接
何為三網融合?
三網融合是一種廣義的、社會化的說法,在現階段它并不意味著電信網、計算機網和有線電視網三大網絡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層業務應用的融合。其表現為技術上趨向一致,網絡層上可以實現互聯互通,形成無縫覆蓋,業務層上互相滲透和交叉,應用層上趨向使用統一的IP協議,在經營上互相競爭、互相合作,朝著向人類提供多樣化、多媒體化、個性化服務的同一目標逐漸交匯在一起,行業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漸趨向統一。三大網絡通過技術改造,能夠提供包括語音、數據、圖像等綜合多媒體的通信業務。這就是所謂的三網融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