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顯高科有望破日韓等離子顯示屏壟斷格局
——
日本、韓國廠家壟斷多年的等離子顯示屏上游產業格局有望被打破。
10日,《第一財經日報》從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等離子產業發展論壇”上獲悉,南京華顯高科有限公司(下稱“華顯高科”)投資建設的蔭罩式等離子電視工廠將在今年10月份試運營,產能達到每月5萬臺。該工廠首次將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上游核心技術——蔭罩式等離子顯示技術產業化。
目前,全球的等離子電視顯示屏資源均被日韓的松下、日立、先鋒、三星、LG等廠家完全壟斷,眾多中國等離子電視生產企業長期以來只能被動購買日韓兩地的上游等離子顯示屏來生產整機,淪落為整個等離子電視產業鏈最末端的組裝工廠。
而在論壇上,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品管理司廣播電視處處長白為民也表示,為了提升中國企業在平板電視行業的競爭優勢,今年信息產業部將實施“平板顯示器件產業化專項工程”。在實施重點方面,將會安排大尺寸等離子屏項目。
為了獲得建設等離子屏的相關技術,去年年底,長虹收購了擁有多項等離子國際專利的韓國企業Orion,長虹首期投資6.75億美元的等離子顯示屏工廠,已于今年4月28日在四川綿陽開工建設,計劃于明年7月投產。但從目前的進度看來,覆蓋等離子產業鏈上下游的華顯高科投建的工廠,將會先于長虹實現產業化。
華顯高科由南京高新技術經濟開發總公司、南京熊貓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東南大學、南京電子網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于去年4月26日組建成立,同時在南京高新區動工建設蔭罩式等離子電視工廠。
蔭罩式等離子電視從1999年就開始由東南大學進行研發,華顯高科副總經理張雄介紹,今年年初華顯高科就完成了國內第一臺42英寸的蔭罩式等離子電視的樣機,并申請了71項專利,覆蓋了結構、工藝、驅動、專用設備等。與傳統的等離子電視對比,蔭罩式等離子電視具有完全的中國自主知識產權,具有成本低的優勢,可以采用普通玻璃來制造,生產效率還可以大大提高。
華顯高科等離子產業化隊伍目前共計159人,華顯高科最大股東為南京高新技術經濟開發總公司,經營團隊主要來自熊貓電子。超凈廠房已經基本完成建設工作,開始進入“設備安裝”階段。
張雄表示,今年10月份左右華顯高科工廠可以試運營,今年投資總規模達到7.725億元,主要生產42英寸到50英寸的等離子電視,公司在今后三年中還將逐步投資35億至50億元,將按預期新增專利30項。
根據發展規劃,到2010年,華顯高科將形成150萬片等離子模組生產能力,建成中國最大的等離子電視研發制造基地,占據國際5%、國內30%的市場份額,力爭進入世界同類產品前5強。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研究咨詢部主任孫新果分析,目前在中國內地,覆蓋上游等離子屏產業的本土工廠只有長虹綿陽工廠和華顯高科南京工廠,都受到了國家相關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分別采用了兩種不同的等離子屏生產技術,各自具有優劣勢。
張雄承認,蔭罩式等離子電視技術還存在一些瓶頸,例如,目前蔭罩最大為50英寸,隨著等離子電視尺寸不斷地提高,需要得到蔭罩廠家的支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