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等離子電視依然穩中有升 液晶電視一枝獨秀

等離子電視依然穩中有升 液晶電視一枝獨秀

——
作者: 時間:2007-08-13 來源:民營經濟報 收藏
同為平板電視的代表產品,PDP與LCD在2007年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電視依然穩中有升卻大大放緩了腳步,無論在銷售量還是品牌數量都是一枝獨秀,有調研報告顯示,8成以上消費者將作為首選產品。 

消費者的需求決定了市場格局,為此國內外電視品牌也劃分為兩大陣營,一支以國產品牌為代表的液晶派,一支以三星為代表的國際品牌,同時擁有PDP、LCD兩種產品的核心技術,堅持同時發展PDP與LCD。兩種不同的發展策略,決定了未來中國平板電視市場的格局。 

液晶派路線圖貼牌生產打價格戰 

在中國的流行,緣于上游液晶屏生產線的量產,和國內平板電視品牌的力挺。 

液晶電視75%左右的成本在液晶面板。而掌握液晶屏生產技術的企業只有三星、夏普和臺灣奇美等少數幾家企業。由于投資液晶屏生產工廠成本極高,國產電視品牌一直采購三星、夏普或臺灣屏在國內組裝生產,因此,上游液晶屏的價格和供應量決定了液晶電視的銷售量與價格制訂。 

在2005年三星第七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擴產之前,全球液晶面板供應緊張,主要用于手機屏幕、電腦顯示器的小尺寸液晶屏,出貨量最大液晶電視屏集中在15-20英寸,而30英寸以上才符合大客廳家庭的使用。所以,比較同期的大尺寸的液晶電視與相比,價格要貴許多。電視是最流行的平板電視產品。 

隨著2005年三星第七代液晶生產線的擴產,逐步緩解了液晶面板供應不足的緊張局面。 

國際派路線圖全面布局打技術戰 

以三星、日立、松下、索尼為代表的國際品牌一直采取高舉高打的產品戰略,掌握PDP屏與LCD屏核心技術的優勢。 

以三星為例,從2004年開始在中國推廣42英寸PDP與30英寸LCD,一直堅持走“高端電視戰略”,即強化產品、技術領先優勢,堅持液晶、等離子均衡發展的高端路線。2005年通過大膽投資第7代、第8代液晶屏生產線,三星電視迅速在液晶電視的普及化中占據了領先的地位。2006年量產的第7代線提供的40英寸和46英寸,使消費者可以用最合理的價位購買到更大尺寸的液晶電視。 

三星積極提升產品品質,以先進的技術和快速推出新品策略滿足消費者不斷增長的需求。三星2006年第二季度才推出的R7系列液晶電視新品,使用空酒杯中閃亮的酒滴作為新的設計概念,大獲成功,累積出貨量達到200萬臺,R7又接連獲得CCTV“2006年平板電視創新設計”、“2007平板電視最值得購買產品”和“2007最具競爭力品牌”,更是三星電視在中國市場獲得成功的印證。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