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放號受困終端 1200萬部只是幻想
——
TD-SCDMA已經進入倒計時的推進階段,按照中國移動的計劃,10個城市(北京、上海、天津、沈陽、青島、秦皇島、保定、廈門、廣州、深圳)的TD-SCDMA網絡建設將在10月底完成。在網絡建成之前會完成終端的招標,目前業內普遍認為的時間點是9月底或10月初。
有媒體報道,第一批TD-SCDMA手機預計在今年10月至11月間上市,計劃今年底、明年初放號200萬至300萬部,而明年上半年計劃放號1200萬部。
對此,信息產業部主管TD-SCDMA的相關核心人士表示,“并未明確過放號目標。” “很多具體的問題尚未落實,具體數字不可能出來,還要看以后的進展。”
保質而非保量
據該主管人士透露,目前所明確的目標都是“為奧運提供服務”,但具體提供什么服務、如何提供,并沒有具體的細化,“放號是肯定的,但誰也不敢明確這個數字。”
“不可能有這么大的量!100萬部差不多,最多能達到200萬部,這已
經是非常樂觀的估計了。沒有客戶數量的保障,現期運營商也不會要這么多。”某終端企業人士如是說。
“沒有必要盲目追求數量,并不是數量越多越好,關鍵是能推出成熟的終端。” TD-SCDMA技術論壇秘書長陳昊飛分析,本輪采購的補貼經費在40億至60億元,每一部終端定價在2000元至3000元,也就是約200萬到300 萬部終端,“預計比較樂觀的數字是到明年6月份達到300到500萬部,這從實際需要的角度看也比較可靠。”
一直以來,終端始終被業界認為是TD-SCDMA發展的最大瓶頸。待機時間短、通話不穩定、功耗大、機體熱、外觀不夠時尚等問題一直困擾著終端廠商,而至今這些問題依然沒有完全解決。
“每一個網絡的瓶頸,都在終端上。”但陳昊飛同時也認為,這個“瓶頸”并不足以阻礙TD-SCDMA的發展,主要看芯片和終端是否能在自然期中迅速改進,迎頭趕上來。“現在的TD手機進展還是很樂觀的。”
進入中國5年來,CDMA的用戶數也不過才3000萬。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無論TD-SCDMA的預期放號目標是多少,如何在商用半年內吸引大量的2G客戶轉投TD終端陣營,比毫無意義地定一個數字更現實。
該主管人士還透露,目前TD-SCDMA的工作還在終端測試生產和網絡建設階段,“建網主要是協調的工作,而終端始終沒有達到我們的要求,這依然是目前最大的問題。”
高門檻的挑戰
“現在我們試用的TD手機功耗還是大,廠商也在修改設計方案,但修改一次芯片要幾個月。而且除了通話、發短信外,高速傳輸圖像等3G業務如何體現,中國移動也在苦思營銷手段。”上文提到的信息產業部主管人士這樣說。
產業對于終端的抱怨,讓終端廠商很覺得委屈。“為了體現與2G應用的差異,中國移動把多媒體應用當做亮點和突破口,他們對終端要求很苛刻,要求手機功能很多,上萬部在測試的手機都不能令他們滿意,但終端廠商包括芯片廠商在短期內是無法做到的。” 某終端廠商人士向記者訴苦。芯片廠商更是馬不停蹄地修改解決方案,差不多每個芯片廠商都必須在兩個月內更新一次方案。
據了解,中國移動對終端的性能和穩定性的確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終端采購將以能兼容TD和GSM的雙模手機為主,要能開展基于MBMS(多媒體廣播多播)技術的手機電視業務,系統設備必須全面支持3G增強型技術HSDPA。
“為什么中國移動一定要強調自動雙模?因為雙模是確保TD-SCDMA用戶發展的基礎。”陳昊飛認為,實現GSM和TD-SCDMA的自如切換是雙模的意義所在,用戶從2G、2.5G的服務轉移到TD的服務,不用換網、沒有額外代價,再加上新業務可能帶來的好處,才能對用戶產生吸引力。因此,目前 TD-SCDMA/GSM雙模手機的方案從TD-SCDMA/GSM/GRPS演進為TD-SCDMA/GSM/GPRS/EDGE,各芯片廠商都在加速TD/GSM無縫雙模芯片的商用。恩智浦日前已宣布實現了TD-SCDMA與GSM/GPRS/EDGE多模式間語音的自動切換,天 科技CTO張代君表示,TD-SCDMA /EDGE的雙模手機將于今年第四季度末出現。
HSDPA的突破被認為是令TD-SCDMA更大規模放號的核心問題之一,因為中國移動的要求是“大量推出HSDPA終端”。目前凱明科技支持HSDPA功能的TD-HSDPA芯片組方案,是惟一參加了運營商組織的測試的TD-HSDPA方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