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脊椎的本土半導體 站起來搖搖欲墜
——
目前中國半導體分立器件產業已形成一定規模,各類企業(包括所有從事半導體分立器件芯片制造、封裝及測試企業)近200家。但國外廠商占絕對優勢,2005年前20大市場供應廠商中僅有長電科技和華微電子兩家國內企業,其余均為境外企業。其中日本廠商達9家,美國企業為4家。
中環股份大力籌資投入的6英寸功率半導體項目中,包括功率MOSFET(屬于“功率晶體管”類別)、新型整流二極管、肖特基二極管等新型功率半導體器件。當前我國企業生產的肖特基二極管數量占國內市場份額不足一半。
本土半導體分立器件企業市場份額一直不能取得突破性進展,“核心技術缺失”是關鍵因素。國內半導體分立器件行業中只有少數廠家掌握產品核心技術,多數高端產品核心技術,特別是芯片的核心技術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由于缺乏高端產品的核心技術,部分國內廠家或采用為國外廠家進行來料加工(OEM)的生產方式,或采用購買芯片進行后道封裝的生產方式,這些生產方式利潤較低,阻礙了行業發展。例如,銷售規模比較大的長電科技就是以后道封裝生產為主的半導體分立器件企業。
高端產品核心技術上的缺失是制約國內半導體分立器件行業發展的主要瓶頸。而中環股份上市籌集資金建設的6英寸功率半導體項目,計劃在初期以“按別人的設計方案進行代工”為主,也就是說,中環股份也會繼續沿著國內眾多同行的老路繼續走一段時間,獲得了新興領域的市場份額同時卻放棄了自主品牌,這也許是一種悲哀,卻也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無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