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科技園“孵化器”作用日益彰顯
提高核心競爭力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數十名來自北京、上海、浙江、深圳等地大學科技園負責人和專家學者近日聚首三亞,共同研討大學科技園的發展。
有關專家指出,我國大學科技園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輻射作用將日益彰顯,地方政府應整合更多的資源來支持和幫助大學科技園的成長。
據悉,自從2001年國家公布首批22個大學科技園以來,目前全國已有大學科技園62個,這些大學科技園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正在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中國大學科技園協會秘書長梅萌表示,大學科技園應構建五個體系,即:技術創新體系、知識創新體系、國防科技體系、區域創新體系、科技中介體系。他提出,大學科技園要做到聚集企業、人才、技術,同時聚合資源,推動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政府之間資源的聚合,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他同時也提醒,大學科技園是一項長期的投資,地方政府對此要有充分的耐心。
復旦大學產業辦主任蔣國興指出,大學文化不同于商業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說,傳統的大學文化是排斥商業文化的,大學擁有人才和智力資源,但是大學也有其弱點:一、抗風險能力差;二、科技轉化能力差。而企業看重的是市場,是經濟效益,但是企業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由于大學科技園把大學的資源拿到校外,與社會優勢資源進行互補,從而解決了大學如何服務社會、回報社會,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問題。
此次“大學科技園發展研討會”是由中國大學科技園協會、三亞市科技工業發展委員會、同濟大學科技園以及三亞同濟科技園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旨在研討大學科技園的功能和前景,同時為三亞同濟科技園二期項目建設和當地發展科技產業出謀劃策。
三亞同濟科技園于2005年正式掛牌,規劃用地12517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8650平方米。項目共分四期完成,目前一期16棟研發樓已經交付使用,已有深圳、上海等多家企業落戶。
三亞市副市長郭保紅表示,三亞同濟科技園符合三亞市的產業發展方向,政府高度重視其建設發展,并期待能吸引更多的企業和高科技產業項目入園創業,使之成為高科技產業集聚地。
三亞市科技工業發展委員會主任詹小光認為,政府可在軟件信息、生物科技、海洋科技、規劃、建筑及景觀科技、藝術創作、會議等產業方面與三亞同濟科技園進行深化合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