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設計應用 > 新一代超薄顯示器OLED的漢顯實現

新一代超薄顯示器OLED的漢顯實現

作者:西安測繪研究所 田育民 時間:2004-11-23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2004年7月A版

摘  要:本文在簡要介紹有機電致發光屏()的基礎上,給出了顯示屏顯示漢字的硬件配置和軟件設計,為縮短開發周期和節約單片機資源提供了有效的解決途徑。

關鍵詞: 顯示屏;單片機;Keil C51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子顯示技術也在不斷地更新換代。從傳統的陰極射線管(CRT)發展到了先進的液晶屏(LCD)。現正在向第3代顯示技術過渡,作為第3代顯示技術候選的有等離子體放電顯示屏(PDP)、有機電致發光屏(OLED)、發光二極管(LED)、場致發射(FED)等。目前,在研究開發方面競爭得最激烈的是PDP、OLED、LCD。它們各有所長,但追求的最終目標都是一樣的,即要求達到質輕、體薄、高亮度、快速響應、高清晰度、低電壓、高效率、長壽命、低成本。本文就當前公認為最理想的顯示技術—OLED做簡單介紹,并給出了一種OLED顯示屏顯示漢字的硬件配置和軟件設計方法。

OLED簡介及特點

  在某些特殊的強熒光性有機物質構成的薄膜兩表面鍍上適當的電極并加上電壓時,該薄膜就會發出光來。此過程被稱為有機電致發光(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簡稱EL),由于其發光原理又十分接近無機發光二極管,所以又稱為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個電變光的過程。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科學家就已經發現了此現象。但由于后來在材料和器件技術方面的進步較慢,沒有受到學術界和產業界太大的重視。圖1是OLED器件的基本結構示意圖,它包括基板、透明電極(陽極)、有機層、金屬電極(陰極)4大部分。有機電致發光顯示技術(OLED)以其卓越的技術性能,正在沖擊著LCD在平板顯示的主流地位,并大有取而代之之勢。與LCD相比,OLED具有下列優勢:

  因此,目前世界上有多達數百家科研機構及企業投入巨大的財力、人力于OLED技術的研究開發。據國外相關機構預測,在全球圖像中,應用OLED技術的在2005年以前的市場份額將快速增長,達到近45億美元的銷售額,其中需OLED專用材料近5億美元,且發展趨勢仍將繼續擴大。OLED將被廣泛應用于國防、家庭、及各種數碼儀器設備中,并作為信息時代一個國家的科技水準之一,在整個國民經濟及國防工業中將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89C52與OLED連接

  以臺灣生產的RGS29128064 GH000有機發光OLED顯示模塊為例,介紹其應用情況,RGS29128064 GH000電氣接口如表1所示。

  其中:GND,VCC接地和+5V電源,Vp接7~12V,其余接線與89C52口線相連接,控制指令參照T6963C驅動控制模塊指令編寫。

  在我們常見的工業控制中,一般不會用到所有的漢字,通常會用到很少的部分漢字,我們把它提取出來組成一個小的漢字庫或西文字庫。89C52微處理器有4K ROM存儲器,除處理軟件外,能容下200個漢字(16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