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51與AndesCore的軟件差異與移植
5. 中斷向量及異常處理函數例子 以中斷向量及中斷處理函數的例子說明差異及移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77989.htm5.1. 匯編實現中段向量表
[8051]
該例子顯示怎樣用匯編設置8051的中斷向量和中斷處理函數,在8051匯編中ORG指定了后面匯編代碼的位置,后面的中斷向量通常是一個跳轉語句。如下例第一個向量跳到主函數MAIN函數中,另外一個外部中斷1, 也是一個跳轉指令:LJMP INT 到后面的用匯編實現的中斷處理函數 INT 中。
[ AndesCore™]
該例子顯示怎樣用匯編設置AndesCore™的中斷向量表和中斷處理函數, 該例子中exception_vector 是中斷向量表的label, 后面分別表示第0,1,2,3…個中斷向量,它們只是簡單的跳轉指令,跳到具體的執行實體中去,如vector 0 跳到_start, 做系統相關的初始化操作,_start 是系統啟動代碼,用匯編語言來實現。vector 9 后面對應的是外部中斷,中斷處理函數如OS_Trap_Interrupt_HW0,OS_Trap_Interrupt_HW1… 它通常用C 來實現,可以參考后面5.2 章節的AndesCore™中斷處理函數范例。
在上面用匯編設置AndesCore™的中斷向量表的例子中,我們需要將中斷向量表最終設定在0 地址處,可以通過 section語法配合sag 工具實現,例子中我們設定該段的 section 名為.vector, 所以在sag 中,我們自定義一個
USER_SECTION 為.vector,并 將.vector放在0 開始的地方并作為第一個 section。
通過上面的sag 語法,并使用andes 提供的sag 轉ld 的工具,可以產生類似以下的ld ,在工程進行鏈接的時候選擇該 ld 時就能確保 .vector鏈接的地址位于0 處。
關于詳細的SAG使用,可以參考我們的另一篇文章:《Andes 的分散聚合(SAG)機制》
5.2. 中斷處理函數的C 實現
6. 適用于MCU的Andes CPUs
Andes 有三款非常適用于 MCU應用的CPU,分別是:N705,N801,N968A,如下圖所列:
N705和N801分別采用了兩級和三級流水線,都具有很低的功耗和很好的性能,當應用需要的頻率較低時,使用兩級流水線的N705能發揮出更好的性能和更低功耗的特性,相比于8051,兩級流水線的 N705 在頻率方面高出許多,比如在TSMC 40nm LP 工藝下能跑到超過240MHz ,所以完全能勝任8051的應用需求。N968A使用了五級的流水線,同樣有低功耗的特性和很好的性能,同時該款CPU具有很強的可配置性,如支持多種總線接口,還支持了專門為audio的加速指令,N968A是一個多面手,性能好,功耗低,又具備強大的可配置特性,適合于多種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