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諾生物不敵松下醫療 競購拜耳血糖儀業務敗北
三諾生物敗北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75598.htm因而,此次出售依舊吸引了很多國際知名私募機構如Cinven、EQTPartnersAB、松下健康護理業務與KKR組成的財團等參與競購,其中還包括中國藥企的身影。

據悉,三諾生物為此次收購事宜,于2015年3月24日便開始停牌進行籌劃。史立臣指出,其收購的動因就在于,目前國內正在逐步實施高端醫療設備的國產化進程,若將拜耳血糖儀業務收歸旗下,在國內相關政策的支持下,將有充分的實力與各大跨國藥企進行抗衡,其規模體量將直接放大數倍,品牌知名度也將迅速提升。
據了解,三諾生物的血糖儀在家用零售市場已經占據50%以上的市場份額,面對北京怡成、魚躍醫療、九安醫療等二線同等品牌以及更多三線企業的競爭,三諾生物(300298.SZ)的市場份額很難再有更進一步的擴張。而醫院市場份額90%則被外資品牌占據,所以收購對三諾生物拓展醫院渠道來說是一個重要舉措。
有分析師指出,中國有1.14億糖尿病患者,占全球三分之一,引入拜耳的先進技術和產品設計能力,將使三諾生物的業務實現爆發式增長,整體凈利潤將達到10億級別,市值也可能實現從百億到千億的飛躍。因而,盡管面臨資金等困難,三諾生物還是積極求購。
在史立臣看來,三諾生物(300298.SZ)此次或是已盡全力,畢竟其2014年銷售收入僅為5.45億美元。另外, “若要大型收購,國內企業需要進行持續性關注,密切關注與自身業務相關的標的,而非臨時抱佛腳。”
一位業內人士也向記者指出,國內企業收購跨國企業業務很多都遇到類似情形,因為不熟悉當地法律及當地一些規則,盡管中國企業在迅速發展,但綜合實力仍待提高。“如此前強生支架的收購,最終還是由美國企業接盤”。
此前,三諾生物在向外收購時也遇到過“挫折”。2014年2月26日晚,其公告稱,擬收購臺灣華廣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補充自己高端血糖儀上的儲備不足。彼時收購報告書顯示,華廣生技的產品定位高端,解決了三諾生物高端產品儲備不足以及品牌定位的問題;而三諾生物在國內OTC市場精耕細作,渠道優勢明顯,強強聯合有望迅速搶占外資份額。
上述項目被業界一致看好,但卻因眾多客觀因素,雙方無法在臺灣地區法律規定之時效內完成本次增資,最終導致收購失敗。
在11日晚的公告中,三諾生物方面表示:“此次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不會對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公司未來將進一步加大產品研發力度,拓展海外營銷渠道,提升國際競爭實力,確保公司持續、健康和穩健地發展,實現全球血糖監測專家的戰略目標。”
在2015年兩會期間,康恩貝董事長胡季強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也曾表示,未來中國的醫藥大公司一定會在兩類企業中產生,一類是研發驅動,已經擁有很好的基礎的公司,一類就是并購、整合驅動的企業。在目前國務院鼓勵兼并重組的大環境下,制藥企業進行資源的優化重組,也是發展捷徑之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