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體感網的可穿戴運動監測系統
3.2 終端節點軟件設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67435.htm3.2.1 主程序
上電,進行時鐘模塊、定時器模塊、SPI接口、IIC接口以及無線通信模塊的初始化配置,將無線通信模塊配置為接收模式,然后進入主循環。在主循環中通過判斷標志位“ComFlag”來執行相應的操作。當ComFlag為“1”時,打開定時器中斷,讀取傳感器數據并將數據寫入Flash。當ComFlag為“2”時,關閉定時器中斷,停止數據采集。當ComFlag為“3”時將Flash數據全部擦除。當ComFlag為“4”時進入無線發送狀態,將數據從Flash讀出并發送。詳見圖6。
3.2.2 無線接收中斷服務程序
當接收無線數據時,通過“IRQ”引腳可觸發單片機外部中斷。在中斷服務程序中進行無線命令字符串的匹配,并給標志位ComFlag賦值。當接收到上傳命令后會進行ID匹配,與本機地址一致時,將ComFlag賦值。此部分的程序流程與網關節點的中斷服務程序流程基本一樣,請參考圖5。
3.2.3 定時器中斷服務程序
當收到“開始”命令后,打開定時器中斷,開始讀取傳感器數據,每次讀取為12字節數據,在讀取后將數據寫入Flash,記錄Flash地址。用Flash寫入的最終地址減去初始地址進行數據的統計。具體見圖7。
3.2.4 無線數據發送流程
與網關節點的接收流程對應,終端節點進入無線發送狀態后,從Flash中讀取30字節數據,按位相加,將和的奇偶性作為校驗標志,添加至每幀數據尾部,打包發送一幀數據。進入無線接收狀態,等待網關節點應答信號,若收到“Success”則表示當前幀發送成功,繼續發送下一幀數據,若收到“Fail”則需重新發送當前數據幀。每幀數據發送成功后Flash地址增加。當Flash讀取到記錄的最終地址時候表示數據發送完畢。詳見圖8。
3.3 網絡拓撲結構設計
無線通信模塊負責網關節點和終端節點間命令的廣播和數據的傳輸,是本系統設計的核心內容,網絡結構的配置是體感網的設計的關鍵。
加速度計相關文章:加速度計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