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一種基于嵌入式Linux系統的的無線路由器設計方案

一種基于嵌入式Linux系統的的無線路由器設計方案

作者: 時間:2014-09-02 來源:網絡 收藏

  3.2 無線局域網的組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62484.htm

  該無線利用無線網卡在系統中組建一個小型的無線局域網,一方面提供給智能終端等設備接入,另一方面將無線局域網接入至3G/4G 網絡。其基本流程如圖4所示。



  圖4 無線局域網組建流程圖

  3.2.1 無線網卡驅動加載

  TL-WN821N 型無線網卡采用的WLAN芯片組為Realtek公司的提供的RTI 8192cu芯片,Realtek公司提供了基于Linux系統的該芯片組驅動源碼,根據 編譯環境及Linux內核對驅動源碼進行編譯,即可生成該無線USB網卡的驅動。具體步驟如下:

  ① 下載驅動源碼rtl8188c 8192c usb linux - v3.4.4- 4749.2.121105.tar.gz,并解壓。

  ② 進入到驅動源碼包中,修改Makefile文件,指定編譯環境及Linux內核:

  CONFIG_PLATFORM_NEW = y

  ifeq($(CONFIG_PLATFORM_NEW ),y)

  EXTRA_CFLAGS + = - DCONFIG_LLTTLE_ENDIAN

  ARCH :arm

  CROSS_COM PILE := arm-none-linux-gnueabi-

  KSRC=/home/linux-2.6.32-devkit8500

  endif

  ③ make,生成該無線網卡的驅動8192cu.ko。

  然后加載該驅動,再通過命令ifconfig wlan0 up,將無線網卡的網口wlan0掛載至Linux系統中,可通過ifconfig命令查看該網口的基本配置信息。

  3.2.2 AP模式轉換

  將無線網卡驅動加載成功之后,該無線網卡的默認工作模式為工作站模式,即作為客戶端搜索周圍的無線接人點,以接人到其他的無線局域網中,而3G/4G需要利用無線網卡的模式轉換工具hostapd將該網卡的工作模式由工作站模式切換為AP模式,也稱接入點模式,并利用該模式建立一個無線局域網。hostapd在Linux系統中的移植過程如下:

  ① 下載并解壓hostapd_0.8_rtw_20120803.zip。

  ② 進入主目錄,修改Makefile,指定交叉編譯器:

  CC = arm-none-linux-gnueabi-gcc

  ③ make。

  生成hostapd、hostapd_cli,將這兩個二進制文件和rtl_hostapd.conf復制到系統中。在rtl_hostapd.conf配置文件中,可以設置該無線網卡的服務集標識(SSID)、支持的802.11協議版本、工作頻率、無線信道以及加密的方式等一系列該無線局域網的配置信息。通過執行命令hostapd rtl_hostapd.conf-B,完成該無線網卡的工作模式的切換。

  3.2.3 DHCP配置

  在無線網卡的AP模式切換完成之后,需要通過DH-CP協議配置該無線局域網的動態地址池及其網關,該無線局域網會根據DHCP協議從配置的地址池中,自動給接入到該無線局域網的智能終端等設備分配一個IP地址。其DHCP協議的配置文件dhcp.conf具體如下:

  start 192.168.0.20

  end 192.168.0.254

  interface wlan0

  opt dns 8.8.4.4

  opt subnet 255.255.255.0

  opt router 192.168.0.1

  opt lease 864000

  然后在Linux系統中執行udhcp-fS dhcp.conf,啟動DHCP協議。之后該無線網卡會建立一個無線局域網,并給接入到此無線局域網中的智能終端等設備自動分配一3.3 iptables連通

  在實現3G/4G 網絡的接人和無線局域網的組建之后,該采用Linux系統中的IP信息報過濾系統,即iptables,將3G/4G網絡和組建好的無線局域網連通。iptables系統需要Linux系統內核中的網絡數據包過濾框架的支持,需要重新配置內核,選中內核中Networking Support → Networking options → Network packet filtering framework,將其框架編譯進Linux內核,然后需要對iptables進行移植,其移植過程如下:

  ① 下載并解壓iptablesj.4.3.1.tar.gz。

  ② 進入主目錄,配置編譯選項:

  . /configure-prefix=/usr/local/iptables--host = arm-none-linux-gnueabi--with-curnel=/home/SD_tools/linux-2.6.32-devkit85O0

  ③ make并make install。

  將生成的iptahles二進制執行文件復制到Linux系統中,并編寫iptables系統的運行腳本文件net-share,該運行腳本文件配置了IP數據包的流向、進入網絡的接口等一系列規則,該路由器進入3G/4G 網絡的接口為無線上網卡進行撥號后產生的pppO網絡接口,其內容如下:

  echo“1”> /pr0c/sys/net/ipv4/ip- forward

  iptables-F

  iptables-P INPUT ACCEPT

  iptables-P OUTPUT ACCEPT

  iptables-P FORW ARD ACCEPT

  iptables-t nat-A POSTROUTING -o ppp0-j MASQUERADE

  在Linux系統中執行腳本文件。/net-share,即完成了無線局域網至3G/4G網絡的連通,從而實現了3G/4G路由器的設計。

  4 實驗結果

  在嵌人式Linux系統中完成了3G/4G路由器的設計功能之后,利用智能終端等設備對該無線路由器進行功能測試。該路由器的工作環境如圖5所示,分別使用該無線路由器上的無線上網卡接人到TD-SCDMA、WCDMA和TD-LTE實驗網中,然后再使用智能終端等設備自帶的功能接人到該路由器所組建的無線局域網中。經實際測試,在TD-SCDMA網中,單個智能終端設備的最高下行速率可以達到2.45 Mbps;在WCDMA網中,單個智能終端設備的最高下行速率可以達到7.02 Mbps;而在TD-LTE實驗網中,單個智能終端設備的最高下行速率可以達到85.97 Mbps。

  結語

  本文基于系統設計并實現了3G/4G路由器,經實際測試,該路由器工作穩定,系統可靠性高,可以實現對3G/4G網絡帶寬的共享,而且隨著3G/4G技術的不斷發展,所提供的帶寬也會越來越大,因此該路由器必將有著廣闊的應用市場。

pid控制相關文章:pid控制原理


linux相關文章:linux教程


路由器相關文章:路由器工作原理


路由器相關文章:路由器工作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