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標簽“擦亮”金鄉大蒜膠州白菜
如今,山東的特色農產品膠州大白菜、樂義蔬菜等,紛紛與山東移動“農信通”業務攀上了親,移動信息技術幫助廣大菜農在致富路上快行;在濟寧,金鄉大蒜貼上了移動推出的“二維碼”標簽,“電子商標”讓仿冒蒜無法遁形;在山東榮華、仙壇等食品加工企業,動物一出生就掛上了移動電子身份標簽,實現了飼養、防疫、檢疫、屠宰等全過程監管,產品質量更有保障……
作為一個農業大省,山東省農產品美譽度在國內外都是呱呱叫,例如膠州大白菜、金鄉大蒜、萊陽梨、樂陵小棗、肥城桃、蓬萊葡萄……這些特色農產品成為地方發展的“特色名片”。如何提高“特色名片”的科技含量,更好地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成為擺在山東人面前的一大課題。
面對“三農”問題,近年來山東移動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加大農村通信網絡基礎投資,加快現代農業信息資源庫建設,實現農業信息服務網絡化,為千萬農民致富搭建了信息平臺,因地制宜地服務于特色農業發展,使移動信息化成為促進山東特色農業發展的“加速器”。
中國移動“二維碼”溯源系統保護了山東特色農產品品牌和消費者權益
農信通幫生產助銷售 特色農產品產銷一條龍
每天下午4點左右,膠州馬店鎮的白菜種植戶韓先生的手機就會定時響起。“瞧,致富信息又發過來了。”韓先生邊說邊打開手機查看,短信內容是膠州農業局和大白菜協會提供的種植技術、市場信息、惠農政策。
“將農信通打造成膠州種植業的貼身技術專家,打造成膠州農業局的信息發布平臺。”膠州市農業局明確提出了利用山東移動農信通平臺服務當地農業發展、提升農業信息化水平的構想。
青島膠州是全國糧食生產基地、蔬菜生產百強縣(市)之一,地方特產大白菜已經爭創“膠州大白菜”的地域品牌。隨著“膠州大白菜”的品牌創建,規模種植、規范種植、銷售資訊成為膠州農業部門和農民最為關心的事情。因為種植范圍擴大,傳統的單一專家授課和科技下鄉活動已經無法達到農業專家與每位農民在生產技術、田間管理經驗等方面的零距離交流。此外,農戶還面臨農產品銷售這一難題,迫切希望將自有產品供應信息及時傳遞到外界。
山東移動利用農村信息機操作方便、發送快捷、隨時隨地的特點,與膠州農業局聯手,由膠州農業局、膠州大白菜協會共同提供技術與市場供求信息。2009年2月,山東移動在農信通平臺專門設立了“膠州農業”欄目,為膠州菜農送去當地膠州大白菜、蔬菜市場價格行情和交易信息,同時將地方政府惠農政策、政務通知、農作物種植指導信息送到農民手中。
泰安是山東省最大的西紅柿生產基地,泰安市岱岳區房村鎮被譽為“齊魯番茄第一鎮”。為幫助種植戶提高種植技術,以前鎮里經常組織專家入村進行技術培訓,但是覆蓋面窄,受惠的農戶少。
如今,與基地農戶面對面的“專家”已經被短信取代。山東移動為“泰安西紅柿”打造的農信通短信平臺,可以把專家指導、市場信息及時準確地傳遞到西紅柿種植戶手中,讓西紅柿種植更科學。
在年交易額近億元、以西紅柿為主要經營品種的房村鎮“泰山紅西紅柿專業批發市場”,也是通過農信通供求信息專欄進行宣傳。“泰安岱岳區房村鎮萬畝優質西紅柿上市,歡迎各地經銷商致電聯系。房村批發市場管理辦公室電話……”諸如此類的短信會不時地發給商戶,以吸引更多的批發商,讓泰安西紅柿不僅種得好,還要賣得好。
如今在山東,像樂陵小棗、萊陽梨、蓬萊葡萄、肥城桃、沾化冬棗這樣的地方特色農產品,都依靠農信通提供的移動信息技術平臺叫響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二維碼能防偽可溯源 食品安全加上“電子商標”
“如今大蒜也有了身份證,消費者不用擔心買到假冒的金鄉大蒜,我們蒜農的生意更好做了!”在大蒜之鄉濟寧金鄉,蒜農趙東晨指著大蒜包裝上的“二維碼”高興地說。
濟寧金鄉大蒜由于具有汁鮮味濃、辣味純正、香脆可口等特點,在國內外市場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金鄉大蒜協會、大蒜企業非常重視“金鄉大蒜”品牌,卻苦于沒有有效手段保護品牌。針對這一狀況,山東移動以大蒜產地追溯、產品安全為切入點,與大蒜生產銷售企業合作推廣二維碼。大蒜生產商為大蒜產品錄入詳細信息并分配二維追溯碼;消費者購買大蒜時,只需手機掃碼或發短信,即可隨時隨地上網查詢產品產地、認證狀況等信息,還能及時反饋有誤信息。
目前,山東移動已與金鄉東運公司成功推出“純白蒜”二維碼產品溯源服務,為保護“金鄉大蒜”品牌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手段。不管這些大蒜“走”到哪里,都有二維碼證明其身份,假冒偽劣無法遁形。
壽光蔬菜的名聲在全國叫得響,“樂義”牌蔬菜商標被認定為山東省著名商標。為進一步提升壽光蔬菜形象,壽光的各大蔬菜公司均配備了“蔬菜二維碼追溯系統”,在超市里,消費者只要拿出手機對著二維碼一拍,就能了解該包裝蔬菜的詳細信息辨別真偽。手機“二維碼”成為壽光蔬菜的重要防偽手段,為維護品牌、保護消費者權益起到了積極作用。
近年來,動物疫情時有發生,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讓人們望而生畏,然而疫情發生后很難找到疫病動物原產地,妨礙了疫情的防控,山東移動為山東榮華食品有限公司、山東仙壇集團有限公司等畜產品養殖加工企業開發的動物疫病溯源技術,讓這一棘手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動物一出生,防疫人員就給它戴上一個唯一身份標志——“二維碼耳(腳)標”,記錄每一次疫苗注射等防疫情況。動物出欄時,由檢疫員開具產地檢疫合格證明,或出具出縣境檢疫合格證明。動物屠宰階段,檢疫員進行宰前檢疫、屠宰檢疫,并出具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回收注銷二維碼標志,每個環節都通過專用移動終端和移動通信業務平臺,與中央數據中心進行數據交互,實現從出生到飼養、防疫、檢疫、屠宰等全過程網上實時管理。一旦出現動物疫病和食品安全問題,就能準確溯源和快速處理。
山東魯花集團也使用了產品溯源系統,可以拍碼溯源,還能通過手機登錄魯花集團手機門戶首頁,輸入花生油桶上噴碼,查詢到產品的生產單位、車間、生產線、出廠日期等相關信息,并和實物進行比對,確保對生產、流通全程的監督。
如今,產品溯源已成為企業日常供、銷、存以及各地市場監控的重要依據,產品質量有了進一步保證,老百姓吃起來也更放心了,企業及產品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用手機拓市場打品牌移 動信息化助推“藍色經濟”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青島開發區薛家島辦事處,這里世代都是漁民,然而就在這個小山村里,卻出了一個著名的海產品品牌——“老尹家”海參有限公司,主要經營海參、鮑魚、魚蟹類等海產品,蜚聲全國。
“老尹家”海參有限公司總經理尹寶昌,在上世紀80年代做海參生意時的行頭還只是一身破舊的潛水衣、一條小漁船,賣海參也全靠“趕場”;如今的尹寶昌,在“嘗”到移動通信業務的便利之后,與山東移動合作,為公司的每一位營銷人員都定制了農信通業務,讓他們及時了解市場信息;公司的每位員工使用集團彩鈴業務,加強了“老尹家”海參的品牌宣傳;每逢傳統節日,尹寶昌都會通過企信通業務給老客戶發優惠信息,店內客戶常常爆滿。而尹寶昌自己最愛手機上網,很多業務都是通過手機上網聯系的。
2008年7月18日,山東移動在青島推出3G服務,尹寶昌又第一時間用上了3G手機。“手機上網速度更快,還可以隨時隨地上網瀏覽信息,網上做生意的效率也提高了。”尹寶昌說。
尹寶昌不僅自己先富了起來,還安置了30多名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為薛家島上百家海產品養殖戶解決了產品銷路問題。2007年,他被評為“山東省十大農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
乳山海洋所鎮小青島村,位于距陸地10多海里的一個孤島,300多戶村民以近海捕撈和養殖為生,7年前山東移動的手機信號覆蓋了小島和近海,解決了該島的通信難問題。從事海上捕撈多年的村民王金勝深有感觸地說:“出海回來前撥個電話,不等船靠岸,收貨的車就排起了隊。”
榮成朱口漁業公司現有近700部移動手機,2003年11月起使用山東移動企業信息發布系統,使生產指揮調度、漁訊信息發布、海產品加工需求及銷售信息真正做到了同步共享,極大提高了企業效率和效益。山東移動全方位的“漁業產業化信息橋梁”,在沿海漁業發揮了很大的“立交效應”,第一時間把握國際市場“漁訊”,引領企業的目光直指國際市場,產品連年暢銷日韓、歐美市場。
近年來,山東好當家集團、俚島集團、赤山集團、馬山實業集團、鴻洋神等大型水產品加工企業的迅速發展均受益于移動信息化技術,山東移動向這些企業推廣了移動信息化系統,成為企業發展的“助推器”,為當地“藍色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山東移動總經理李秀川表示,山東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戰略規劃,以拓展山東發展新空間,拉動內需,實現建設經濟文化強省的目標。山東移動將緊緊圍繞山東省委、省政府規劃的新藍圖,打造服務“藍色經濟”的信息平臺,為山東藍色產業體系發展提供信息保障,為實現富民強省新跨越戰略作貢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