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智能天線的四大趨勢
目前應用于現網的TD-SCDMA智能天線已有單極化智能天線、雙極化智能天線、AEF超寬頻雙極化智能天線、AF/AE二合一智能天線等,隨著TD-SCDMA系統技術及應用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未來智能天線將朝著電調化、一體化、小型化的方向發展和邁進。在4G中,還可考慮將智能天線技術和MIMO技術相結合,使得通信終端能在更高的移動速度下實現可靠傳輸,進一步提高通信系統的性能。
趨勢一:與MIMO技術相結合
MIMO技術是4G中的一項關鍵技術,可以大大增加無線通信系統的容量,并有效改善無線通信系統的性能,非常適合未來移動通信系統中對高速率業務的要求。
智能天線和MIMO都屬于多天線系統中的技術,兩者既有共性又有顯著區別:智能天線是僅在無線鏈路的一端采用陣列天線捕獲與合并信號的處理技術;而MIMO是在無線鏈路兩端都使用多元天線陣列,將發送分集和接收分集結合起來的技術。智能天線的原理是利用到達天線陣的信號之間完全相關性形成天線方向圖,利用信號的相位關系克服多徑干擾,實現信號的定向發送和接收;而在MIMO中天線收發信號是全方位的,并且到達天線陣的信號必須相互獨立,用多個天線接收信號來克服信號到達接收機的空間深衰落,增加分集增益。
智能天線技術可以形成能量集中的波束,增強有用信號并降低干擾,而MIMO技術可以充分利用多徑信息來提高系統容量。如果將兩者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兩種技術帶來的增益,將給系統性能和容量帶來極大的提升。因此,充分結合MIMO技術和智能天線技術的優點,進一步開發空域資源,使得通信終端能在更高的移動速度下實現可靠傳輸,則成為智能天線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之一。
趨勢二:一體化智能天線
目前,現網使用的雙極化智能天線都需要通過9條上跳線額外連接RRU設備,其中8條連接天線射頻通道,1條是智能天線校準線。這種智能天線和RRU分體通過電纜連接的方式有著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點,如:9條上跳線均需要做好接頭防水處理,電大量防水接頭施工給工程帶來極大的不便,使得安裝困難的同時還降低了設備的穩定性;天線和RRU設備之間的線纜連接也使得基站室外美觀性大大降低,站點選擇及協調困難,周圍居民抵觸情緒較高;分別安裝RRU和天線,耗費工時,安裝復雜;8個天線端口需要有很好的幅度和相位一致性,以便在智能天線的方向圖合成中以及校準中獲得準確的結果。在實際應用中,9根上跳線的幅相一致性以及長期戶外應用中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都將難以保證等。
一體化智能天線是將天線與RRU整合為一體的智能天線,此類天線是在普通雙極化天線的基礎上,外部結構做相應調整完成的,在電氣性能,電性能測試等方面,與普通雙極化天線一致。
考慮到室外F、E頻段的引入,一體化智能天線必將登上TD-SCDMA網絡建設的舞臺,成為智能天線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
趨勢三:電調智能天線
目前,現網采用的智能天線均采用預置下傾和機械下傾相結合的方式來調整天線的下傾角。雖然這種方式也能滿足覆蓋要求,但在工程應用中也暴露了一些機械調下傾角無法克服的缺點,如:調整下傾角困難,在網絡優化的工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資源,調節效率低;由于采用機械下傾,站點在進行隱蔽工程時,隱蔽外罩需要預留較大的下傾角調節空間,造成隱蔽工程體積龐大;在大角度下傾時水平面覆蓋產生畸變,且伴隨交叉極化和主極化特性變差、水平面前后比與無下傾時趨勢不一致等。
正是由于常規智能天線存在這些不可克服的缺點,電調智能天線的開發與應用將必然成為未來TD-SCDMA智能天線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電調智能天線有以下優點:
可實現波束下傾角的連續動態調整,網絡優化動態實時調整時不需要閉站,可以及時平衡覆蓋、容量、干擾等多方面的矛盾;
在結構上垂直安裝,無需考慮下傾預留空間,安裝件簡單可靠,且便于美化;
監控數據庫保存各站址天線波束的調整數據和歷史數據,便于結合遠程監控分析和優化網絡覆蓋。
趨勢四:介質智能天線
對于基站天線來說,小型化天線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不僅可以降低機械承載,方便天線的安裝,而且可以節省寶貴的天面資源,為多系統的天線共站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此外,也非常有利于天線美化和隱蔽工程。雖然目前的雙極化智能天線尺寸已比最初的智能天線尺寸減少了一半左右,但還不能稱之為小型化天線,小尺寸智能天線的研發和應用仍是智能天線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
由于電磁波在不同的介質傳播特性有所不同,介質的存在就會影響電磁波的傳播,利用這個特性,采用低損耗高頻介質作為填充材料,結合適當的天線結構,在選擇適當形狀、介電常數以及饋電方式的情況下,介質諧振器可以作為天線來使用。介質天線的一大優點就是在不改變天線性能的情況下,可以將天線的尺寸大幅度降低。
介質智能天線就是將介質天線和智能天線相結合而制造出來的幾何尺寸較小的智能天線。TD-SCDMA系統使用的智能天線是由多個天線單元組成的天線陣,介質材料的使用不僅可以減小單個天線單元的尺寸,還可以減小天線單元之間的間距,從而減小智能天線整體尺寸。小型化的介質智能天線不僅減小了天線尺寸,同時還降低了成本,便于實際工程安裝,對環境的影響減小,有很強的實際可操作性。
近些年來,在微波系統小型化的推動下發展起來的介質微波器件,已在無線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此同時,普通型介質天線特別是微帶介質天線的應用也有了長足的發展。介質天線的應用技術成熟可靠,也為未來介質智能天線的推出起到很好的作用。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