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先行,大唐移動LTE起航
TD-LTE以OFDM和MIMO作為關鍵技術,旨在提供一套更低傳輸時延、更高用戶傳輸速率、更大容量、更廣覆蓋、更低運營成本、更優網絡結構、更大載波帶寬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擁有諸多優良技術特點的TD-LTE將在未來生活中為人們提供更便捷的通信方式,在TD-LTE網絡建設過程中,網絡規劃是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
由于TD-LTE在物理層結構、網絡架構、調度算法等方面均與TD-SCDMA有很大變化,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LTE的網絡規劃的細節差異:TD-LTE網絡規劃與TD-SCDMA規劃流程相一致,如圖1同樣需要在站址規劃、容量估算、鏈路預算、鄰區規劃、頻率規劃、碼資源規劃、網絡規劃仿真等方面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但在具體實現時細節上將會有所差異。
圖1 :TD-LTE規劃技術要點
以往的GSM、CDMA通信系統建設已為后續TD-LTE的組網規劃提供了不少豐富的經驗。而在TD-LTE初期建設中,需要探索出一條適合于自身特色的組網規劃方法,探索過程中主要由以下幾方面展開工作:
站址規劃
站址的選取與TD基本一致。與不同通信系統共站址時,考慮到系統間的互干擾,天線需要對系統間天線隔離度、垂直隔離距離和水平隔離距離均有一定要求。
鏈路預算
與TD類似,LTE的鏈路預算可以有兩種方式:由覆蓋目標計算覆蓋半徑和由覆蓋區域面積計算覆蓋速率。需要注意的是,對于鏈路預算參數的選取,須考慮初步規劃中網絡的覆蓋、容量與質量性能的平衡。后續還需要根據傳播模型校正的結果進行相應參數的調整。
容量估算
TD-LTE小區容量受到信道帶寬、基站功率、頻率復用系數、MIMO技術、調度算法、功率控制等幾方面的影響。以上諸多因素影響到容量估算,規劃過程中需要根據系統仿真結果和實測數據共同確定小區容量。
鄰區規劃
與TD-SCDMA鄰區規劃原理基本一致,TD-LTE在傳播預測生成的信號預測基礎上,需綜合考慮各小區的覆蓋交疊范圍、站間距、方位角等規劃;此外,與TD-SCDMA、GSM等Inter-RAT異系統間的鄰區也需要進行規劃。
頻率規劃
和2G/3G的頻率規劃相比,TD-LTE為單載波小區系統,具有更大的頻譜帶寬以及更高的吞吐量,在頻率資源配置固定的情況下,空口可用頻點數相對大大減少,頻率規劃的相關工作也在很大程度上簡化。從本質上講,就是將傳統意義上復雜的頻率規劃工作,轉移到基于LTE大帶寬的調度算法以及ICIC相關算法上,這樣調度算法以及ICIC就承擔著降低系統干擾、提升系統整體性能的重任。
碼資源規劃
與TD-SCDMA中的擾碼規劃類似,TD-LTE系統內同樣需要進行小區碼資源規劃,即LTE的小區物理ID規劃。由于TD-LTE系統小區物理ID和資源映射、碼資源配置以及跳頻等機制等一一綁定,小區物理ID的配置在同頻組網中顯得尤為重要。
網絡規劃仿真
TD-LTE網絡規劃仿真流程與TD-SCDMA基本相似,先進行CRS信號的傳播預測,在此基礎上生成鄰區關系,進行MonteCarlo仿真,從而得到網絡仿真的性能指標。LTE的傳播預測與TD-SCDMA的傳播預測基本類似,主要的區別在于LTE的傳播預測的測量對象和測量內容為小區專用參考信號(CRS),這與TD-SCDMA中的預測對象為PCCPCH有所區別。
網絡規劃又與網絡質量息息相關。合理的網絡規劃為網絡優化、網絡運維打下堅實的基礎,必然帶來優質的網絡質量。憑借TD-SCDMA長期演進TD-LTE,大唐移動自然而然從TD-SCDMA主流設備供應商長期演進到TD-LTE主流設備供應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提供一流的產品,先進的解決方案,優質的服務,竭力鑄造精品網絡,為客戶創造價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