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電視機——掀起家電業產業新變革
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在彩電市場被炒得熱火朝天時,有媒體報道稱,CRT(顯像管)電視正在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從黑白電視機到彩色電視機,從顯像管電視機到液晶電視機,從標清電視機到高清電視機,在中國,30年間,電視機的變革隨著技術創新的加速而越來越快,消費者對電視機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電視機生產企業也因此面臨著轉型的挑戰。如何能夠盡快完成轉型,適應市場需求,就要求電視機生產企業緊跟技術發展的步伐,盡快找準產品定位。而從目前看來,能夠隨身看、隨時看的手持電視機將引領未來幾年內電視機的發展,電視機生產企業能否抓住這個發展契機,盡快投入手持電視機的生產將成為企業順利前行的決定因素。
電視機產業變革加速
早在1958年我國就生產出來新中國的第一臺黑白電視機,直到20多年后的上世紀80年代我國的彩電業才迎來了發展的高峰,一時間全國各地電視廠林立,一躍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電視生產大國,但這種情況在80年代后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索尼、日立、松下為首的外資電視大舉入侵中國市場,憑借著結實耐用、尺寸大、色彩好的優勢將國內的廠家“打”的一敗涂地。于是各個電視廠家開始了重組和并購,開啟了中國彩電產業的新格局。
這次洗牌將全國一半以上的小型電視生產廠兼并重組,產生了我們所熟知的長虹、康佳等企業,重新積聚力量的中國彩電企業勵精圖治,在上個世紀末重新拿回了市場,也在技術方面從“球面”升級到了純平。但是,新一輪的產業變革又開始了......
隨著我國和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兜里”更富裕的人們對電視的追求又上升了一個新的層次,第一個要求就是要電視“更大”。于是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背投彩電出現了。
作為電視來說背投可以說是全方面的升級的CRT電視,尺寸更大、畫面更細(當時還沒有高清的概念)、相對更薄。但缺點也顯而易見,那就是占地面積較大,壽命短,幾千至兩萬小時的壽命也不能滿足于家庭使用的需要。也正因為此,這個在十年前還很“火”的大彩電在今天已經難覓蹤影。
就在08年底09年初,幾大電視廠商紛紛推出了LED背光液晶電視,隨之而來的是CRT電視機的退出。今年的十一黃金周期間,北京、青島等地的國美、蘇寧連鎖賣場里,已經難覓CRT電視的銷售柜臺。創維率先宣布將全面退出CRT電視市場后,近日海信公司也表示,全面退出城市CRT市場。已經有媒體報道。今年LCD電視價格不斷走低,直逼CRT電視。對于電視生產企業來說,加速轉型是生存關鍵。
手持電視機適時出現
2008年以來,隨著LCD(液晶)電視價格的不斷走低,整個中國電視產業的格局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在2007年還占據著整個電視零售量57.1%的CRT(顯像管)電視,已經不復當年之勇,奧維咨詢(AVC)的監測數據顯示,截止到2008年10月份,CRT電視銷售占總體彩電的比重已經下滑至41.5%,而作為其主要替代產品的LCD電視,截至今年10月份,在彩電市場的總體比重已經升至51.78%。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