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松下發布4K有機EL電視
松下和索尼開始全面致力于大屏幕有機EL電視的開發。兩公司分別開發出了可顯示4K×2K(3840×2160像素)影像(4K)的有機EL電視技術。在2013年1月8~11日于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消費類產品展會“2013 International CES”上,兩公司分別公開了56英寸的試制品(圖1)。
LG電子以1.2萬美元的價格上市全高清55英寸有機EL電視。
圖1:利用相同的驅動電路試制有機EL面板
(a)為松下試制的56英寸4K有機EL面板。利用印刷技術涂布有機EL材料,形成了發光元件。(b)為索尼試制的56英寸4K有機EL電視。有機EL面板與臺灣友達光電共同開發。驅動元件采用通用的氧化物半導體TFT技術。氧化物半導體的構成未予公布。
兩家的試制品中有機EL面板驅動元件均采用氧化物半導體TFT。該元件作為降低顯示器耗電量和實現高精細化的王牌備受關注。兩公司認為,有機EL面板采用的普通低溫多晶硅TFT難以實現面板的大型化。
松下采用印刷技術
雙方不約而同地采用相同的畫面尺寸和相同的驅動元件是有理由的——因為索尼為松下提供驅動元件。兩公司于2012年6月就大型有機EL面板的共同開發達成了歷史性合作。此次的試制品可以視為雙方合作后取得的第一個成果。
雙方產品的實現技術的最大不同在于采用有機EL材料的發光元件(發光層)形成方法。兩公司均未介紹有機EL材料的詳情,不過索尼是利用已經實用化的蒸鍍技術形成的發光元件。彩色化方式未予公布。
松下利用印刷技術分別涂布了RGB(紅色、綠色、藍色)有機EL材料。一般認為,印刷技術比蒸鍍技術容易降低制造成本。因為不但可在常溫和大氣壓下制造,還無需蒸鍍技術使用的掩模。另外還具有“能以蒸鍍技術2~3倍的效率利用高價有機EL材料”(該公司)的優點。松下于2012年10月在該公司的姬路工廠設置了有機EL面板試產線。
索尼社長兼CEO平井一夫稱,“蒸鍍技術和印刷技術各有所長。我們希望在共同開發的過程中降低成本、提高畫質”。競爭對手韓國廠商在一年前的CES上就公開了支持全高清(1920×1080像素)的大屏幕有機EL電視。韓國LG電子決定從2013年1月開始接單生產,不過三星電子直到現在也未能實現產品化。業界大多認為三星正苦于量產技術的確立。
不重蹈競爭對手的覆轍,并盡快將試制品升級為產品,這將是電視業務極度低迷的松下和索尼生存下去的關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