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武器的特點
激光武器又稱輻射武器或死光武器,是直接利用激光的巨大能量。在瞬間危害和摧毀目標的一種武器。它是20世紀60年代以后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概念探索式高技術武器。目前仍處于研制和試驗階段。激光和普通光不同,它具有極高的亮度,是世界上最亮的一種光,比太陽光還要亮幾十乃至上百億倍,幾乎和氫彈爆炸時的瞬間閃光差不多。激光在激光器的激勵下,能將光束高度集中,因而具有極強的方向性。激光能產(chǎn)生幾百萬度的高溫和幾百萬個大氣壓,因此在高溫高壓作用下,能穿透和熔化各種堅固的金屬或非金屬材料。激光武器推毀目標的主要手段就是燒蝕、激波和輻射。
激光武器的主要特點有三個,一是反應時間短、照射速度快、命中精度高。激光武器的照射速度極快,可達每秒30萬公里,比普通槍彈非初速要快40萬倍,比導彈的速度快10萬倍,所以無需計算提前量,只要瞄準便可百發(fā)百中,指哪打哪,命中率極高。二是輻射強度高,摧毀威力大。常規(guī)武器是依靠高速飛行的彈丸破片的撞擊或高速、高溫、高壓金屬射流的侵濁作用來擊毀飛機、艦艇和坦克的。激光武器則靠強激光照射,通過燒蝕、氣化武器裝備的外殼來造成人員傷亡或電路故障。激光武器發(fā)射的是光彈,一秒種可以連射1000發(fā),而且沒有后座力,只要有電源就能繼續(xù)發(fā)射。最后一個特點是無污染,不易受電子干擾,屬于比較干凈的新殺傷機理武器。激光武器主要包括激光致盲武器、戰(zhàn)術激光武器和戰(zhàn)略激光武器等多種類型。
激光致盲武器是用低能激光束干擾和破壞人眼和武器中的光電傳感器的武器。目前技術比較成熟,不僅進行過多次試驗,而且已經(jīng)裝備使用。美國陸軍的激光致盲武器1995年開始裝備布雷德利戰(zhàn)車,作用距離8公里。
戰(zhàn)術激光武器主要用于防空和反導作戰(zhàn),分戰(zhàn)術防空和戰(zhàn)區(qū)防空兩種,戰(zhàn)術防空武器,德國已經(jīng)達到10公里處毀傷、20公里處致盲飛機或導彈目標的水平,預計2000年前可裝備使用。美國非常重視戰(zhàn)區(qū)防空武器的發(fā)展,目前的沙漠閃光計劃用于對抗飛毛腿導彈。空軍在論證使用波音747飛機攜載激光武器的方案,用于攔截幾百公里外的助推段導彈。另外,也在研制小型機載或無人機載固體激光武器方案。用于攔截100-150公里處的助推段彈道導彈,最終目標增加到400-500公里,爭取2005年部署。美國海軍研制用于對抗掠海巡航導彈的艦載激光武器。艦載高能激光武器,1971年研制,1987年兩次成功摧毀靶機,可安裝到127毫米艦炮的空間內(nèi),1995年進行演示驗證試驗,之后具有部署能力。
戰(zhàn)略激光武器包括反衛(wèi)星激光武器和反戰(zhàn)略導彈激光武器。美國陸軍的2兆瓦級中紅外激光器已具有限的反衛(wèi)星能力,原計劃1997年部署,由于經(jīng)費削減而推遲,可能2000年前部署。反戰(zhàn)略導彈激光器是SDI計劃中的重要武器,用于摧毀助推段彈道導彈、末助推段彈頭母艙等。目前處于演示驗證階段,距離部署還有較長時間,2010年前部署的可能性不是太大。
測速儀相關文章:測速儀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