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VIEW的PXI總線規范的結構
如圖1 PXI總線規范結構
在機械規范方面,PXI應用了與CompactPCI相同的用于遠距離通信等高性能領域的針孔連接器,這種由IEC-1076標準定義的高密度阻抗匹配連接器可以在各種條件下提供良好的電氣性能;PXI的機械封裝和CompactPCI一樣采用了ANSI-310-C、IEC-297和IEEE-1101.1等在工業環境下具有很長應用歷史的Eurocard規范。
與CopactPCI不同的是,CompactPCI系統槽可位于背板總線的任何地方,而PXI規定系統槽位于總線的最左端。
PXI規范定義惟一確定的系統槽位置是為了簡化系統集成,并增加來自不同廠商的機箱與主控機之間的互操作性。
PXI還規定主控機只能向左擴展其自身的擴展槽,而不能向右擴展占用儀器模塊插槽。PXI還規定模塊所要求的強制冷卻氣流流向必須是由模塊底部向頂部流動。
PXI規范建議的環境測試包括對所有模塊進行溫度、濕度、振動和沖擊試驗,并以書面形式提供試驗結果。同時,PXI規范還規定了所有模塊的工作和存儲溫度范圍。
在電氣規范方面,PXI總線通過增加專門的系統參考時鐘、觸發總線、星形觸發線和模塊間的局部總線來滿足高精度定時、同步與數據通信要求。VXI總線和PXI總線面向儀器領域的擴展性能比較參見如表。
如表 VXI和PXI擴展性能比較
PXI總線與臺式PCI規范具有完全相同的PCT性能,大多數臺式POI系統只有3或4個PCI擴展槽,而PXI系統具有多達8個擴展槽(一個系統槽和7個儀器模塊槽)。另外,利用PCI-PCI橋接技術擴展多臺PXI系統,可以使擴展槽的數量最多能擴展到256個。在數據傳輸速率上,PXI總線可達132Mbit/s。
除了定義保證多廠商產品互操作性的硬件接口標準,PXI還增加了相應的軟件要求,以進一步簡化系統集成,形成PXI的軟件接口標準。PXI的軟件要求包括支持Microsoft Windows標準操作系統框架,要求所有儀器模塊帶有配置信息和支持標準的工業開發環境(如NT的LabVIEW、LabWindows/CVI和Microsoft的VC/C++、VB和Bor1and的C++等),而且符合VISA規范的設備驅動程序。
PXI規范要求廠商而非用戶來開發標準的設備驅動程序,使PXI系統更容易集成和使用。PXI規范還規定了儀器模塊和機箱制造商必須提供用于定義系統能力和配置情況的初始化文件等其他一些軟件要求,而初始化文件提供的這些信息是操作軟件用來正確配置系統必不可少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