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什么是PS/2接口 USB(通用串行總線)接口

什么是PS/2接口 USB(通用串行總線)接口

作者: 時間:2012-01-03 來源:網絡 收藏
  PS/2接口是目前最常見的鼠標接口,最初是IBM公司的專利,俗稱“小口”。這是一種鼠標和鍵盤的專用接口,是一種6針的圓型接口。但鼠標只使用其中的4針傳輸數據和供電,其余2個為空腳。PS/2接口的傳輸速率比COM接口稍快一些,而且是ATX主板的標準接口,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鼠標接口之一,但仍然不能使高檔鼠標完全發揮其性能,而且不支持熱插拔。在BTX主板規范中,這也是即將被淘汰掉的接口。

  需要注意的是,在連接PS/2接口鼠標時不能錯誤地插入鍵盤PS/2接口(當然,也不能把PS/2鍵盤插入鼠標PS/2接口)。一般情況下,符合PC99規范的主板,其鼠標的接口為綠色、鍵盤的接口為紫色,另外也可以從PS/2接口的相對位置來判斷:靠近主板PCB的是鍵盤接口,其上方的是鼠標接口.

  相信玩家們早已經沒有使用COM端口的鼠標鍵盤了吧?現在我們使用的鼠標和鍵盤絕大多數采用PS/2接口,鼠標和鍵盤的PS/2接口的物理外觀完全相同,初學者往往容易插錯,以至于業界不得不在PC'99規范中用兩種不同的顏色來將其區別開,而事實上它們在工作原理上是完全相同的,從下面的PS/2接口針腳定義我們就可以看出來。
注:1 空2 鍵盤、鼠標數據信號 3 +5V(驅動控制芯片和LED指示燈) 4 地 5 空置 6 鍵盤、鼠標時鐘信號

  串口并口ps/2接口分別有什么作用?

  串口
  串行接口
  串行接口,簡稱串口,也就是COM接口,是采用串行通信協議的擴展接口。串口的出現是在1980年前后,數據傳輸率是115kbps~230kbps,串口一般用來連接鼠標和外置Modem以及老式攝像頭和寫字板等設備,目前部分新主板已開始取消該接口。

  串口形容一下就是 一條車道,而并口就是有8個車道同一時刻能傳送8位(一個字節)數據。但是并不是并口快,由于8位通道之間的互相干擾。傳輸受速度就受到了限制。而且當傳輸出錯時,要同時重新傳8個位的數據。串口沒有干擾,傳輸出錯后重發一位就可以了。所以快比并口快。串口硬盤就是這樣被人們重視的串口傳輸是一位接一位的,象串起的珠子一樣現在有串行的硬盤SATA接口,是一樣的道理,它之所以可以150MB/s的速度傳輸,得益于其串行的方式,并行的幾路信號在比較高的頻率下不能很好的解決他們之間的干擾,所以現在ATA 13MBb/s的并行硬盤已走到極限,取而代之的是STAT。另80 channel 的ATA100的并口硬盤數據線,其中有40根是地線,是用來防止并行信號之間的干擾的。

  STAT那個速度標稱的bit/s,實際就是150M/300M的速度現在最快的單塊硬盤的速度也不足100MB/s常見的都在40-60MB/s的速度,并口認識SATA硬盤? 所謂的SerialATA(簡稱SATA),是Intel公司和APTTechnologies,Inc.、Dell、IBM、Maxtor及Seagate等幾家廠商共同制定的新一代硬盤傳輸接口標準。從字義上來看是一套“序列式”架構,用來對應ATA內接磁盤驅動器總線相對應。其傳輸方式是將許多數據位封裝成一組封包,然后以比平行模式快30倍的速度在來源與目的地之間來回傳送數據封包。

  Serial-ATA開發的目的在于讓使用者擁有高效能的硬盤,而不必犧牲資料的完整性,Serial-ATA周期備源檢查(CRC)確保數據、指令以及狀態接收的安全,以提供硬盤的可靠性。
在第一代的SATA技術中,接口傳輸速度已經達到了150MB/s,而到了第二代SATA,傳輸速度為300MB/s,第三代的SATA產品的傳輸速度更是達到了600MB/s。從速度這一點上,SATA已經遠遠把PATA硬盤甩到了后面。另外,在傳輸方式上SATA也比PATA高人一等。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總線)接口

  1. 簡介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總線)接口是由Compaq、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于1994年底聯合提出的接口標準,其目的是用于取代逐漸不適應外設需求的傳統串、并口。1996年業界正式通過了USB1.0標準,但由于未獲當時主流的Win95支持(直到Win95 OSR2才通過外掛模塊提供對USB1.0的支持)而未得到普及,直到1998年USB1.1標準確立和Win98內核正式提供對USB接口的直接支持之后,USB才真正開始普及,到今天已經發展到USB2.0標準。

  電腦上的USB接口是一個包含四條金手指引腳的扁平接口.如果我們剖開USB外設的數據線,可以發現其內部共有四條線,其中兩條負責供電而另外兩條負責數據的傳輸,如下圖所示。

  USB接口的連接線有兩種形式,通常我們將其與電腦接口連接的一端稱為“A”連接頭,而將連接外設的接頭稱為“B”連接頭(通常的外設都是內建USB數據線而僅僅包含與電腦相連的“A”連接頭)。 “A”連接頭表示“上流”至電腦;“B”連接頭表示“下游”到外設。這樣采用了不同的結構和定義就避免了連接上的混淆和困擾。

  2. USB接口的性能特點
 
  ●熱插拔,使用方便
  USB接口真正實現了熱插拔,在安裝硬件時再也不需要象串口或并口這樣經過關機-連接-開機-裝驅動程序-重啟這樣的繁瑣過程,真正實現在開機狀態下的PnP(即插即用)。而且USB接口都有自己的單獨保留中斷號(由USB驅動程序自動分配,并在USB設備拔出后自動收回),不會和其他設備競爭有限的資源,可免去許多配置的麻煩。

  ●帶寬大,速度快

  USB1.1協議允許1.5Mbps和12Mbps兩種數據傳送速度規格,這大概是標準串口的100倍(115Kbps)以及標準并口的10倍,而新的USB2.0協議已經可以提供速率為480Mbps的高速傳輸。
注:1Mbps=0.125MB/s

  ●可連接設備多

  USB接口理論上可以通過USB Hub采用菊花鏈的形式擴展連接127個設備,節點間的有效距離為5 米,通過USB Hub可以將有效距離延長至30米。但注意采用USB Hub擴展接口時最多只允許5個Hub的級聯而且有30米的有效距離限制。

  ●簡單的網絡互連功能

  可以利用USB接口來實現雙機互連以交換簡單的數據資料,組建最簡單的對等網。
必須指出的是,USB2.0功能的實現要求硬件和軟件同時支持,它包括主板的USB主控芯片和操作系統都要對USB2.0提供支持。就目前主流的Windows操作系統而言,目前只有Win2000和WinXP能夠提供對USB2.0的完整支持,在其它Windows操作系統下雖然系統可以識別USB2.0設備,但無法以高速模式運行,而包括Linux、MAC OS和BEOS在內的非主流操作系統目前也開始提供對USB2.0的支持。

  3. USB接口相關問題集

  ●我的硬件是否支持USB接口?
  
  開機時進入CMOS設置界面,打開BIOS設置中的USB接口選項(Enable)。如果沒有相關選項則需要升級BIOS或說明主板不支持USB接口。現今的主流主板都提供對USB接口的支持。

  ●我的操作系統是否支持USB接口?

  以主流的Windows為例,在“我的電腦”-屬性-硬件-設備管理器-通用串行總線控制器中查看是否有“USB Host Controller”和“USB Root Hub”的相關項目,如果有則說明你的操作系統已經支持USB接口,如果沒有則說明需要升級添加USB接口驅動程序或你的操作系統不支持USB接口。

  ●我的主板沒有集成USB接口怎么辦?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手動添加一塊PCI接口的USB控制卡(一般自帶2~4個USB接口),就像安裝聲卡或者顯卡一樣插上再安裝相應的驅動程序就可以了。

  ●怎樣使我的USB鍵盤在DOS下能正常使用?

  要使USB接口的鍵盤(或鼠標)在DOS下正常使用,必須在CMOS設置界面中選擇USB Legacy——Enable,以支持USB鍵盤或鼠標在DOS下面的正常使用。

  正是基于USB接口具有一些傳統接口無法比擬的優點,我們完全可以期待USB將會取代并口、串口以及鍵盤、鼠標所使用的PS/2接口,而成為新一代統一的接口標準。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