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ONWORKS總線的油庫智能管理控制系統設計
本油庫智能管理控制系統是集計算機網絡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自動測量技術、數據庫技術為一體的一套智能管理控制系統,實現整個庫區的測量、計量、控制、查詢、管理。其特點:該系統由油情檢測子系統,發油子系統,MIS(信息管理)子系統及遠程查詢子系統四個子系統組成,其中油情檢測子系統是通過一次儀表采集罐區各現場的參數,通過Lonworks現場總線通訊方式把測量的原始數據經計算機接口與上位計算機通信;其上位組態軟件任意組態,測量精度達0.1%,響應速度為100ms;發油子系統是通過控制器采集質量流量計輸出參數控制電磁閥向外發油,MIS系統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揉和現代管理理念對油庫的各職能部門及庫區進行管理;遠程查詢系統是利用ASP技術及動態數據庫技術,通過互聯網授權實時監測油庫的各類數據。該系統可廣泛應用于部隊系統油庫、國家戰略儲備油庫、地方油庫、西氣東輸、城市管網等領域。
二、系統介紹
2.1系統的結構
2.2 油情檢測子系統
該子系統由現場智能儀表(包括壓力變送器、液位變送器、溫度變送器、液位分界面測量智能一次儀表等),Lonworks現場通訊總線,計算機通信接口及油情檢測系統應用組態軟件幾個部分組成。
現場儀表是由傳感器,接口電路、微處理器、現場總線接口等部分組成,具有信息管理集中、配置靈活、組態方便等現代DCS的優點,完全按照當前新一代集散控制系統來設計,二線制,電源與信號線公用,采用安全柵供電,做到本質安全型一次性儀表,所有現場儀表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制造成本低、沒有笨重的隔爆外殼、防爆性能高、適應范圍廣(可用于0區危險場所)、可帶電維護和標定、防觸電等優點,是新一代數字化儀表的發展趨勢[1]。
計算機通信接口是完成現場總線通信協議與主控系統計算機協議之間轉換及總線管理的智能裝置。其一端與現場總線相連,采用與現場總線相同的通信協議和實現與現場智能儀表通信;另一端與系統主控計算機相連,采用與計算機相同的通信協議接受主控系統管理,而內部則進行協議轉換并對總線進行有效的管理(如時鐘、令牌、中斷管理等) 。
油情檢測系統應用組態軟件將參照目前流行的通用組態軟件結合油氣儲運的特點開發一套有鮮明特點色的組態工具,目的是使客戶能根據實際需要和現場情況任意組態,其中包括數據庫組態,控制算法組態,歷史數據組態和圖形報表組態[2]。
2.3 發油子系統
下位機由微處理器及其外圍電路組成,采集質量流量計的數據,控制電磁閥進行發油操作。下位機通過Lonworks總線經計算機接口與上位機(管理機)通信,管理機對發油的數據進行管理,包括開票,記帳等,開票數據直接傳輸到貨位發油機上,客戶只能根據提單上規定的機器號,在相應位置上輸入提單號碼取油。開票數據存在管理機上,客戶可在相同油品的任一臺機器上輸入提單號碼取油,單機本地取油需輸入發票號后方可取油,同時下位機能獨立工作[3]。
2.4 信息管理系統(MIS系統)
MIS系統的硬件組成:①計算機網絡,作為MIS系統物理平臺,是信息集成的基礎設施;②數據采集系統,即油庫智能管理控制系統的油情檢測子系統及發油子系統,它是MIS系統的基礎,它們之間是通過Lonworks總線鏈接進行通訊;③服務器與工作站;④外設。
MIS系統的軟件組態:①數據采集系統的軟件組態,數據采集軟件為MIS系統數據庫提供基礎數據,數據采集軟件實時采集數據,通過調度程序定時地、周期性的把罐區和發油區采集到的數據轉入MIS中的SQL Server7.0數據庫,另外數據采集軟件本身有監控管理、報警和報警管理、實時和歷史趨勢曲線、統計處理控制、動態數據交換及組合報表等功能[4];②人工智能軟件組態,利用實時數據,歷史數據及神經網絡系統、專家系統可建立仿真系統、故障診斷專家系統等,對油庫進行人工智能監控;③管理軟件組態,把生產、財務、銷售、采購等各子系統綜合成一個一體化系統,對油庫的生產系統及其經營活動建立一種模型,并通過運行這一模型把油庫資源與經營任務需求進行平衡,保證任務完成,關系著油庫命運的諸如生產計劃的合理性,成本的有效控制,設備的充分利用,作業的合理安排,庫存的合理管理,財務狀況及其分析等問題,都可以通過管理軟件通過建模來解決[5]。其中管理軟件包含以下幾個部分:⑴數據環境的建立與維護;⑵生產管理;⑶財務管理;⑷供銷管理。
安全柵相關文章:安全柵原理
熱式質量流量計相關文章:熱式質量流量計原理 流量計相關文章:流量計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