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嵌入式操作系統中USB雙向通信的實現

嵌入式操作系統中USB雙向通信的實現

作者: 時間:2013-11-02 來源:網絡 收藏
作為一種串行通信總線,在嵌入式系統與PC機通信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由于 總線是主從式結構,通常采用主從式通信方式。這種方式的缺點在于從設備只能被動響應來自主設備的請求,不能主動發起請求,因而在交互性上受到了限制。但隨著嵌入式系統技術的發展,對交互性操作要求越來越迫切,而采用可以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本文介紹一種基于S1C33L11芯片利用的同步機制通過對循環隊列及自定義控制包的操作來實現的方法。

1 中USB系統整體層次結構

中USB雙向通信系統整體層次結構如圖1所示。

2 硬件系統

2.1 S1C33L11及其USB BLOCK簡介

S1C33L11是EPSON公司的32位高速,低功耗,低電壓MCU。他是以C33 STD 32位RISC CPU為核心,功能強大,除一般外圍設備外有LCD控制器,Camera接口,JPEG編碼,USB1.1功能控制器,MAC(SPI模式)接口,SmartMedia接口,還包括3個振蕩電路和2個鎖相環(PLL),內置16kB RAM ,無ROM。

S1C33L11內建支持USB1.1協議的全速模式。支持控制、塊、同步和中斷4種傳輸方式,支持4個通用通道(Epr(r=a,b,c,d))和一個控制通道(endpoint0),并為每個通道(endpoint)提供1 kB的FIFO。

2.2 S1C33L11DMT01開發板簡介

S1C33L11DMT01開發板采用S1C33L11F00A1芯片為核心,外接2 MB RAM,32 MB FLASH,還帶有STN TFT 雙屏彩色LCD等,此硬件環境適用于各種嵌入式操作系統的運行及多媒體手機、PDA等產品的開發。

3 USB雙向通信的設計與實現

本文USB雙向通信在基本傳輸方式上采用USB塊傳輸[1]。他由USB初始化、USB中斷處理、控制傳輸和塊傳輸幾部分組成[2]。在實現雙向通信上,具體通信機制是:嵌入式應用程序通過讀寫循環隊列和信號量狀態與USB 硬件模塊中的OUT 和IN FIFO相互通信,而USB下位機與上位機(PC)的讀寫通信則通過上位機對控制包的讀寫來實現,最后通過循環隊列、信號量、控制包3者結合達到USB雙向通信的目的。

3.1 USB雙向通信固件程序的設計與實現

(1)循環隊列

采用IN傳輸一個循環隊列,OUT傳輸一個循環隊列(以下簡稱隊列),每隊列動態分配32 kB。OUT隊列做為OUT傳輸時的二級緩沖,即OUT傳輸時的FIFO的數據必須先放入OUT隊列才能由嵌入式操作系統讀寫;IN隊列做為IN傳輸時的二級緩沖,即IN傳輸時的FIFO數據必須來自IN隊列;嵌入式操作系統只對二級緩沖進行讀寫,操作系統對隊列的管理是采用信號量通知機制來實現。

(2)控制包

為實現雙向通信,規定一種控制包格式,讀控制包是在USB協議之外自定義的。

控制包固定為5字節。從左到右第一字節為狀態字,剩下4字節傳送要收發的數據字節數。當控制包由上位機發出時,狀態字規定有3種:0x4F:上位機請求OUT傳輸,0x49:上位機請求IN傳輸,0x52:上位機請求讀取下位機狀態;當上位機收到控制包時,狀態字規定有5種:0 x00:USB空閑態,0x01:下位機OUT循環隊列滿(即OUT超時),0x02:下位機IN循環隊列空(即IN超時),0x04:OUT傳送成功,0x08:IN傳送成功。

數字通信相關文章:數字通信原理


通信相關文章:通信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