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循環編寫延時函數的方法
很多初學者對于程序中ms級延時函數的編寫方法比較疑惑,其原理和方式雖然簡單,但是卻沒有相關資料。這里用一個例程詳細介紹一下。
過程參考如下:
在編譯器下建立一個新項目,也可以利用已有項目。此過程中需要注意,單片機晶振的選擇,因為for循環里指令的執行時間和晶振有直接關系,本例中晶振使用11.0592M。
編寫一段關于延時的函數,主要利用for循環,代碼如下:
void delay_ms(unsigned int ms)
{
unsigned int i;
unsigned char j;
for(i=0;ims;i++)
{
for(j=0;j200;j++);
for(j=0;j102;j++);
}
}
其中ms是輸入參數,如果輸入1,就是要求程序延時1ms。
j變量是調整程序運行的時間參數。調整j的數值,使1次循環的時間在1ms。
將此程序編譯通過,然后利用軟件仿真,調整時間。
兩次時間差就是延時函數使用的時間,如果與1ms相差比較多,用戶可以調整j參數的值,使延時時間盡量接近1ms。如增大j的值for(j=0;j105;j++);
此方法得出延時函數,在晶振不同的情況下,延時時間會不準。另外這種方法不是完全精確的延時,所以不要太深研究誤差的問題。軟件調試結果,這個程序的延時時間為:1.01779ms,一般的單片機系統中都可以應用。
本文來自電子工程師之家:http://www.eehome.cn/read.php?tid=8882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