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三年來的單片機學習路程. 請教ARM學習方法
生活在農村,自幼沒有思想進步的人給我指導人生方向。到了中專三年級(那時候中專是四年制)我開始明白自己的處境了(思想多落后啊!)。我開始設想我以后的人生,我開始認真學習了。那時我才發現自己的知識基礎是多么的差啊!
雖然開始構想自己的未來,但也沒有想出什么東西來。那時候唯一想到的就是讀大學。于是我報了考自學考試。在報考自學考試前,我為選專業的事煩惱了好多天。那時候在想自己應不應該選擇學電子這個東西,因為到那時候我還搞不清學電子到底可以從事什么工作。再三思量后,還是決定選擇電子這個專業。因為那時候我們剛開始學習單片機。很快這就被這個東西的強大的功能吸引了。開始經常跟幾個有興趣的同學經常談論單片機這個東西。那時的想法現在想起來真好笑。(我們竟然說要自己開公司,其實以我們那時候的水平,都還沒入門的!)因為認識了單片機我開始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東西了。開始認真學習電子這個東西了。
我不知道是幸運還是倒霉。中專畢業,我有機會留在學校實驗室工作。這為我繼續讀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條件。三年來讀自學考試的日子真是苦不堪言(提外話了)。晚上學習要考試的東西上班時間學習單片機。實驗室有個好處是義器多,不好的地方是沒有項目做。開始在論壇里經常發貼,問些被人罵的小問題。記得第一次自己用萬用板做單片機最小系統時,出了許多問題,真是大受打擊!很快,論壇上的網友就幫我解決了問題。
不停的在玩單片機這個東西。從流水燈、數碼管、按鍵、動態掃描、驅動繼電器、到活動字幕、液晶、IIC、ISP、IAP、溫度傳感器等。三年里感到終于學會用這個東西了。開始可以幫別人寫單片機程序和設計些控制電路了。總算自己的汗水沒有白流。
由于中專的時候就學過單片機,知道單片機是一個什么東西。知道怎樣去學,用什么軟件去編譯程序,所以自已總算入門了。在網上發現了一些指令跟C51基本相同的單片機例如:philips的單片機STC的單片機等,這些單片機在C51的基礎在增加了上些很好用的功能。現在拿起這些單片機看看資料就會使用了。
學了些單機知識,會寫幾個單片機程序,拿了個大專文憑,發現了自己快25歲了。這個年齡了開始有壓力了。但自己還是一個實驗員,才拿1500元一個月。這個工資水平在廣州市生活實在不好過。于是想找份工作資高點的工作。經過多方面的了解,發現自己這些技術在社會上值不了多少錢,沒什么了不起的。我憑什么去找份工資高一點的工作啦?自己什么都沒有,只有自己靠自己,繼續努力學習吧!學習FPGA和ARM。
我對FPGA和ARM一點都不了解。本來想先學習FPGA的,但考慮到就算自己學會了它,但好像沒有什么機會應用。所以還是決定先學ARM。單片機不竟以前有老師教過,知道應該先學習C51,先學習用匯編寫程序。學懂了,再學習用C語言寫程序,用KEIL C51編譯等。
ARM我真的不知從那里開始。請教各位指點一二。
請問應該先學習那種芯片的ARM?
用什么語言來寫程序?
用什么軟件來編譯程序?
應該怎樣學?
還有,想請教大家我的路應該怎樣走下去.是找份專做開發的工作,邊工作邊學習.還是繼續留在學校拿著小小的工資,用學校給我的空間和時間繼續學習?
-----------------------
建議netscaner發表于2005-12-2820:31
按照你這種情況,你最好先立業再考慮結婚什么的。
自考取得本科學歷或者等夠時間。沒事寫兩篇文章到專業的期刊上發表。方便考研。好好學英語,好好學哲學。一方面是為了考研,另一方面,英語對工作有好處;政治思想里面包含了很多哲學,可以解決方法論、思想方法等問題(看你的領悟能力了)。
然后考研究生,畢業后你就好辦了。
完成這樣的過程,你大概也要30出頭了。不過如果你有能力,攻讀碩士學位的時候就可以賺錢了。
ARM如果你用keil,自然是用philips的來入門比較順了。FPGA設計一些計算邏輯設計之類的東西。以你現在的基礎,還早了些。
ARM下寫的程序不會象51那么簡單,最好不要用來當作高性能51來用。要學習寫寫專用系統了。這樣,軟件上的難度絕對比硬件的要求高了。
如果你舍得花錢,買周立功的ARM學習板比較好,他們的產品的配套資料不錯。
atmelARM9的東西據說不成熟,功能是非常強大的,不建議你現在學。
另外可以學學RISC指令的單芯片,比如PIC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