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ATMEGA16的智能控制器的開發研制

基于ATMEGA16的智能控制器的開發研制

作者: 時間:2012-01-19 來源:網絡 收藏

1、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儀表已顯過時,不能滿足現代生活的需求。現代儀表已日趨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和工業過程對測控方面要求的加強,使的應用更廣、成本更低。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高速度的特點。本控制器主要針對浙大中控的 AE2000B過程控制實驗裝置設計的,對其水箱的液位、電熱鍋爐的溫度進行控制、顯示。

2的研制開發

是以單片機為核心的儀表,其設計要點大致有兩點,即模塊化設計和模塊的連接。

2、1 模塊化設計

依據儀表的功能、精度要求等,自上而下按儀表功能層次把硬件和軟件分成若干個模塊,分別進行設計與調試,然后把它們連接起來,進行總調,這是設計儀表最基本的思想。

硬件部分包括主機電路、過程輸入/輸出通道(模擬量輸入/輸出通道和開關量輸入/輸出通道)、人機聯系部件和接口電路以及串行數據通信接口等。軟件部分包括監控程序(包括初始化、鍵盤和顯示管理、中斷管理、時鐘管理、自診斷等),中斷處理程序以及各種測量(數字濾波、標度變換、非線性校正等)和控制算法等功能模塊。模塊化設計的優點是: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每個模塊都相對獨立,故能獨立地進行研制和修改,使復雜的研制工作得到簡化,從而提高工作教益和研制速度。

2、2 模塊的連接

上述各種軟、硬件研制、調試之后還需要將它們按一定的方式連接起來,才能構成完整的儀表,以實現數據采集、傳輸、處理和輸出等各項功能。為實現既定的各種功能,軟件模塊的連接一般是通過監控主程序調用各種功能模塊,或采用中斷的方法實時地執行相應的服務模塊來實現。

硬件模塊連接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以主機模塊為核心,通過設計者自行定義的內部總線(數據總線、地址總線和控制總線)連接其它模塊;另一種是用標準總線連接其它模塊,這種方式可選擇標準化、模塊化的典型電路,使配接靈活、方便。

3、系統硬件研制

3、1 單片機的選擇

單片機是整個智能儀器的核心部件,它直接影響整機的硬件和軟件設計,它對智能儀表的功能、性價比以及研制周期起決定性作用。一般兼有數據處理任務的控制類智能儀表,大多采用數據處理型的單片機。我們選用高性能、低功耗的8位單片機,它具有如下特點:16K 字節的系統內可編程Flash(具有同時讀寫的能力,即RWW);512字節EEPROM;1K字節SRAM;32個通用I/O口線;32個通用工作寄存器;三個具有比較模式的靈活的定時器/計數器(T/C);可編程串行接口;低功耗空閑和掉電方式等。

3、2 的選擇

一臺智能儀表往往需要有多種。根據功能模塊劃分,通常指過程輸入/輸出通道、人機接口(鍵盤、顯示器、連接電路)等。

圖1 智能控制器硬件系統原理圖

3、2、1 模擬量輸入通道

A/D轉換器我們直接運用MEGA16芯片上的5-8路10位AD轉換。ATmega16有一個10位的逐次逼近型 ADC。ADC與一個8通道的模擬多路復用器連接,能對來自端口A的8路單端輸入電壓進行采樣。單端電壓輸入以0V (GND)為基準。器件還支持16 路差分電壓輸入組合。兩路差分輸入(ADC1、ADC0 與ADC3、ADC2)有可編程增益級,在A/D 轉換前給差分輸入電壓提供0dB(1x)、20dB(10x) 或46dB(200x)的放大級。七路差分模擬輸入通道共享一個通用負端(ADC1),而其他任何ADC輸入可作為正輸入端。ADC包括一個采樣保持電路,以確保在轉換過程中輸入到ADC的電壓保持恒定。

3、2、2 開關量輸出通道

在測控系統中,被控設備的驅動常常采用模擬量輸出驅動和數字量(開關量)輸出驅動兩種方式。前者由于其輸出受模擬器件的信號漂移等影響,很難達到較高的控制精度。隨著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特別是單片機進入測控領域后,數字量輸出控制的應用日益廣泛。精度控制上,開關量輸出控制比模擬輸出控制高。利用開關量輸出控制往往無需改動硬件,而只需改變程序就可用于不同的控制場合。

我們采用開關量輸出,并提供2種輸出方式由用戶選擇: 繼電器控制輸出(AC 220V/3A.DC 24V/5A)阻性負載;SCR(可控硅)輸出400V/0.5A。

3、2、3 LED顯示電路

顯示屏驅動電路的主要作用是接受來自控制系統的數字信號,將發光二極管點亮,實現在LED顯示屏上的信息的顯示。在顯示電路中采用雙4位LED顯示,測量值和目標值同時顯示,LED顯示屏使用的驅動電路是基于通用型集成電路移位寄存器74HC595和6B595來設計的。

3、2、4 通訊接口電路

通訊傳輸采用標準的RS485或RS232計算機數據串行通訊方式,通過串口按一定的通訊協議接收來自計算機串口RS232的信號,經過處理后按一定的規律傳送到顯示屏上顯示。

4、系統軟件開發

系統軟件是整個控制系統的靈魂,而在控制系統中,核心部分是控制器的設計。本次設計我們主要采用了PID控制實現,全部軟件都是用C語言編寫的。依據總體設計的要求,軟件流程圖如圖3,它由如下模塊組成:

圖2 電路圖

圖3 主程序流程圖

4、1 初始化模塊

要求完成I/ O的設置、數據存儲器分配(包括A/ D采樣的結果、輸入按鍵的鍵碼、程序標志等) 、定時器、A/ D的設置并開中斷。

4、2 循環掃描模塊

檢測是否有鍵盤輸入、A/ D轉換完成否、是否定時中斷等判別任務。若有則轉跳至相應的子程序或中斷程序。

4、3 中斷處理模塊

依據狀態完成定時計數、A/ D采樣、鍵盤掃描等任務。

4、4 顯示驅動模塊

依據狀態完成溫度或系數的顯示。

4、5 鍵盤處理模塊

檢測鍵碼并進入相應處理程序。

4、6 定時中斷模塊

完成定時計數,定時間隔約為1s,為系數的設置提供數碼。

4、7 溫度/液位控制模塊

依據測得的數據和預置數的差確定控制信號的輸出。

5、智能控制器的應用

單片機實現的智能控制器,主要有如下功能:

(1) 具有比較強的控制功能,可以實現基本的PID控制、串級控制、基本的PID控制、串級控制、比值控制、前饋控制、史密斯補償控制、位調節等功能。

(2) 能對輸入信號進行處理,如線性化、數據濾波、標度變換等。

(3) 具有顯示測量值和給定值的功能;具有故障報警的功能。

(4) 具有通信的功能。

(5) 具有自動/手動切換的功能。

將研發的智能控制器應用于浙大中控的AE2000B型過程控制實驗裝置中,具有穩定性好、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滿足實驗所需的各項指標的要求,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6、結束語

通過實踐運行表明,所設計的系統能夠可靠、穩定、無擾動地完成手動、自動切換的功能。以PID算法為核心的控制器能很好的滿足系統的穩定性和精度要求,并且具有開發周期短、成本低、性能高、功能易擴大的優點。

參考文獻

[1] 宋建國.智能儀表原理與設計技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M],1998

[2] 馬天程.智能測控儀表的研究[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1997,12:23~28

[3] 袁樂安.智能儀表的開發[J].礦業研究與開發,2000,20(2) :34~36

[4] 王 健,單 印.一種高精度智能溫度控制器[J].微計算機信息,2002,18(11) :31~32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