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統實時性的問題
隨著后PC時代以及網絡、通信技術時代的到來,大量的計算機專業人員進入了嵌入式應用領域;然而,有大量的嵌入式系統應用是以單片機的形式,應用在傳統的電子技術領域中。因此,以計算機領域人員為主體的,遠離對象系統的嵌入式系統的計算機工程應用模式,和以電子技術領域人員為主體,與對象系統緊耦合的電子技術應用模式產生了概念上的碰撞。許多電子技術應用模式熟視無睹、習以為常的概念,在計算機工程應用領域中作為一個新概念提出時,常常使電子技術應用領域中的人員感到莫明其妙。以前的“嵌入式系統”概念是其一,而今“嵌入式系統的實時性”又是一例。
1 什么是電子系統的實時性
任何一個電子系統都可看成是一個激勵-響應系統。每個特定的電子系統都有一個從激勵輸入到響應輸出的時間,即激勵-響應周期T,它表現為系統的響應能力。如果系統的響應能力T能滿足嵌入對象所規定的響應時間ta要求,即T≤ta,這個系統便是實時的電子系統。
那末,什么是嵌入對象所要求的響應時間ta呢? 通常,不論哪一種電子系統,都要嵌入到一個對象體系中,成為一個電子應用系統,實現對象體系的控制管理要求,這些控制管理通常都會有一定的時間限制。例如,一個振動監測系統,對振動波形的檢測周期必須滿足采樣定理要求;飲料生產線上的計量、包裝控制系統,必須在一個工位的移動周期里完成秤量、封口的控制輸出;對于超市中使用的電子秤,在秤量時,希望能立即顯示出重量和計價金額;我們日常使用的計算機,在敲擊鍵盤時,也要求在顯示屏上快速地出現鍵盤輸入結果。因此,幾乎所有的電子系統都有一個客觀的響應時間ta要求。這就是電子系統普遍存在的實時性問題,即要求T≤ta。
2 三類電子應用系統的實時性
ta是電子系統具體應用時,客觀應用環境提出的具體響應時間要求;不同類型電子系統的激勵-響應時間T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實時性問題。我們可以按不同的激勵-響應時間T的特點,將電子系統分為經典電子系統、通用計算機系統與嵌入式系統,來討論不同類型的電子應用系統不同的實時性特點。
① 經典電子系統:不含計算機的純電子電路系統,例如,測量放大器、電子計數器、溫度指示器(由ADC、譯碼器、LED顯示器構成)等,電路的動態特性決定了系統響應能力T的大小。經典電子系統是一個激勵-響應系統,從激勵到響應的時間完全取決于電子在電路中的運動過程,因而,它具有極短的、相對固定不變的,從激勵到響應的時間周期T。在大多數經典電子應用系統中,由電路的動態特性決定了T值的大小。一般情況下,應用系統的T遠小于嵌入對象系統的響應(ta) 要求,因此,在經典電子應用領域中,應用工程師的頭腦中沒有“實時性”名詞的概念,而對一些極快速響應要求的應用系統,如振動測量系統,它的實時性要求常常反映為電路系統的“頻率響應”要求。
② 通用計算機系統:是一個人機交互的激勵-運行-響應系統。它的激勵-響應時間T表現為電路系統的激勵-響應時間tc與軟件運行時間ts,而電路系統的激勵 -響應時間與軟件運行時間相比為高階小量,因而軟件運行時間形成了T的主要成份,T=tc+ts≈ts。由于通用計算機系統只使用在人機交互環境中,對象 (人)提出的響應時間ta要求,只是一個期望值(盡量快),而這種欲望一方面表現為永無止盡,另一方面又表現出現實的可容忍性。因此,通用計算機系統是一個非實時的電子系統,而快速性成為通用計算機系統發展的永恒主題。
③ 嵌入式系統:由于計算機的嵌入,嵌入式系統也是一個激勵-運行-響應的電子系統。但是,它與嵌入對象交互,與嵌入對象的事件過程相關,在與嵌入對象體系交互時,要滿足事件交互過程的響應要求。一方面,由于計算機的嵌入,嵌入式應用系統有十分可觀的激勵-響應時間ts,導致系統實時能力的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嵌入對象體系的多樣性、復雜性,不同的對象體系會提出不同的響應時間ta要求。因此,在嵌入式應用系統的具體設計中,必須考慮系統中每一個任務運行時,能否滿足ts≤ta的要求,這就是嵌入式系統的實時性問題。
綜上所述,經典電子系統應用中,沒有凸顯出實時性的概念,是因為電子系統的激勵-響應時間T極短,絕大多數電子系統都能滿足T≤ta要求;通用計算機系統應用中,沒有實時性概念,是因為ta只有期望要求;而嵌入式系統應用中,必須考慮實時性問題,是因為軟件運行的時間耗費ts,會使系統的激勵-響應時間T巨額增加,而不能滿足嵌入對象系統提出的響應時間ta要求,凸現了嵌入式系統的實時性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