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串行口介紹
8051單片機的通信方式有兩種:
并行通信:數據的各位同時發送或接收。 串行通信:數據一位一位次序發送或接收。參看下圖:
串行通信的方式:
異步通信:它用一個起始位表示字符的開始,用停止位表示字符的結束。其每幀的格式如下:
在一幀格式中,先是一個起始位0,然后是8個數據位,規定低位在前,高位在后,接下來是奇偶校驗位(能省略),最后是停止位1。用這種格式表示字符,則字符能一個接一個地傳送。
在異步通信中,CPU與外設之間必須有兩項規定,即字符格式和波特率。字符格式的規定是雙方能夠在對同一種0和1的串理解成同一種意義。原則上字符格式能由通信的雙方自由制定,但從通用、方便的角度出發,一般還是使用一些標準為好,如采用ASCII標準。
波特率即數據傳送的速率,其定義是每秒鐘傳送的二進制數的位數。例如,數據傳送的速率是120字符/s,而每個字符如上述規定包含10數位,則傳送波特率為1200波特。
同步通信:在同步通信中,每個字符要用起始位和停止位作為字符開始和結束的標志,占用了時間;所以在數據塊傳遞時,為了提高速度,常去掉這些標志,采用同步傳送。由于數據塊傳遞開始要用同步字符來指示,同時要求由時鐘來實現發送端與接收端之間的同步,故硬件較復雜。
通信方向:在串行通信中,把通信接口只能發送或接收的單向傳送辦法叫單工傳送;而把數據在甲乙兩機之間的雙向傳遞,稱之為雙工傳送。在雙工傳送方式中又分為半雙工傳送和全雙工傳送。半雙工傳送是兩機之間不能同時進行發送和接收,任一時該,只能發或者只能收信息。
2.8051單片機的串行接口結構
8051單片機串行接口是一個可編程的全雙工串行通信接口。它可用作異步通信方式(UART),與串行傳送信息的外部設備相連接,或用于通過標準異步通信協議進行全雙工的8051多機系統也能通過同步方式,使用TTL或CMOS移位寄存器來擴充I/O口。
8051單片機通過管腳RXD(P3.0,串行數據接收端)和管腳TXD(P3.1,串行數據發送端)與外界通信。SBUF是串行口緩沖寄存器,包括發送寄存器和接收寄存器。它們有相同名字和地址空間,但不會出現沖突,因為它們兩個一個只能被CPU讀出數據,一個只能被CPU寫入數據。
串行口的控制與狀態寄存器
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
其中fosc為晶體震蕩器頻率
SM2:多機通信控制位。在方式0時,SM2一定要等于0。在方式1中,當(SM2)=1則只有接收到有效停止位時,RI才置1。在方式2或方式3當(SM2)=1且接收到的第九位數據RB8=0時,RI才置1。
REN:接收允許控制位。由軟件置位以允許接收,又由軟件清0來禁止接收。
TB8: 是要發送數據的第9位。在方式2或方式3中,要發送的第9位數據,根據需要由軟件置1或清0。例如,可約定作為奇偶校驗位,或在多機通信中作為區別地址幀或數據幀的標志位。
RB8:接收到的數據的第9位。在方式0中不使用RB8。在方式1中,若(SM2)=0,RB8為接收到的停止位。在方式2或方式3中,RB8為接收到的第9位數據。
TI:發送中斷標志。在方式0中,第8位發送結束時,由硬件置位。在其它方式的發送停止位前,由硬件置位。TI置位既表示一幀信息發送結束,同時也是申請中斷,可根據需要,用軟件查詢的辦法獲得數據已發送完畢的信息,或用中斷的方式來發送下一個數據。TI必須用軟件清0。
RI:接收中斷標志位。在方式0,當接收完第8位數據后,由硬件置位。在其它方式中,在接收到停止位的中間時刻由硬件置位(例外情況見于SM2的說明)。RI置位表示一幀數據接收完畢,可用查詢的辦法獲知或者用中斷的辦法獲知。RI也必須用軟件清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