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學習方法與實踐 > Altera FPGA、CPLD 學習筆記

Altera FPGA、CPLD 學習筆記

——
作者: 時間:2007-04-05 來源: 收藏

1.硬件設計基本原則

1)        速度與面積平衡和互換原則:一個設計如果時序余量較大,所能跑的頻率遠高于設計要求,能可以通過模塊復用來減少整個設計消耗的芯片面積,這就是用速度優勢換面積的節約;反之,如果一個設計的時序要求很高,普通方法達不到設計頻率,那么可以通過數據流串并轉換,并行復制多個操作模塊,對整個設計采用 “乒乓操作”和“串并轉換”的思想進行處理,在芯片輸出模塊處再對數據進行“并串轉換”。從而實現了用面積復制換取速度的提高。

2)        硬件原則: 理解HDL本質

3)        系統原則: 整體把握

4)        同步設計原則:設計時序穩定的基本原則

2.Verilog作為一種HDL語言,對系統行為的建模方式是分層次的。比較重要的層次有系統級(system)、算法級(Algorithm)、寄存器傳輸級(RTL)、邏輯級(Logic)、門級(Gate)、電路開關級(Switch)。

3.實際工作中,除了描述仿真測試激勵(Testbench)時使用for循環語句外,極少在RTL級編碼中使用for循環,這是因為for循環會被綜合器展開為所有變量情況的執行語句,每個變量獨立占用寄存器資源,不能有效的復用硬件邏輯資源,造成巨大的浪費。一般常用Case代替。

4.If…else…和case在嵌套描述時是有很大區別的,If…else…是有優先級的,一般來說,第一個If的優先級最高,最后一個else的優先級最低。而case語句是平行語句,它是沒有優先級的,而建立優先級結構需要耗費大量的邏輯資源,所以能用case的地方就不要用if…else…語句。補充:1.也可以用if….; if…; if…;描述不帶優先級的“平行”語句。

     

5.FPGA一般觸發器資源比較豐富,而CPLD組合邏輯資源更豐富。

6. FPGA和CPLD的組成

       FPGA基本有可編程輸入/輸出單元、基本可編程邏輯單元、嵌入式塊RAM、豐富的布線資源、底層嵌入功能單元和內嵌專用硬核等6部分組成。

       CPLD的結構相對比較簡單,主要由可編程I/O單元、基本邏輯單元、布線池和其他輔助功能模塊組成。

7.Block RAM:

       3種塊RAM結構,M512 RAM(512bit)、M4K RAM(4Kbit)、M-RAM(64Kbit).

              M512 RAM:適合做一些小的Buffer、FIFO、DPRAM、SPRAM、ROM等;

              M4K RAM: 適用于一般的需求

       M-RAM: 適合做大塊數據的緩沖區。

Xlinx 和 Lattice FPGA的LUT可以靈活配置成小的RAM、ROM、FIFO等存儲結構,這種技術被稱為分布式RAM。

8.善用芯片內部的PLL或DLL資源完成時鐘的分頻、倍頻率、移相等操作,不僅簡化了設計,并且能有效地提高系統的精度和工作穩定性。

9.異步電路和同步時序電路的區別

異步電路:

電路核心邏輯有用組合電路實現
       異步時序電路的最大缺點是容易產生毛刺。
       不利于器件移植
       不利于靜態時序分析(STA)、驗證設計時序性能。
同步時序電路:

       電路核心邏輯是用各種觸發器實現

       電路主要信號、輸出信號等都是在某個時鐘沿驅動觸發器產生的

       同步時序電路可以很好的避免毛刺

       利于器件移植

利于靜態時序分析(STA)、驗證設計時序性能。

10.同步設計中,穩定可靠的數據采樣必須遵從以下兩個基本原則:

1)        在有效時鐘沿到達前,數據輸入至少已經穩定了采樣寄存器的Setup時間之久,這條原則簡稱滿足Setup時間原則;

2)        在有效時鐘沿到達后,數據輸入至少還將穩定保持采樣寄存器的Hold時鐘之舊,這條原則簡稱滿足Hold時間原則。

11.同步時序設計注意事項:

異步時鐘域的數據轉換。

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方法。

同步時序電路的時鐘設計。

同步時序電路的延遲。同步時序電路的延遲最常用的設計方法是用分頻或者倍頻的時鐘或者同步計數器完成所需的延遲,對比較大的和特殊定時要求的延時,一般用高速時鐘產生一個計數器,根據計數產生延遲;對于比較小的延遲,可以用D觸發器打一下,這樣不僅可以使信號延時了一個時鐘周期,而且完成了信號與時鐘的初次同步。在輸入信號采樣和增加時序約束余量中使用。另外,還有用行為級方法描述延遲,如“#5 a<=4’0101;”這種常用于仿真測試激勵,但是在電路綜合時會被忽略,并不能起到延遲作用。

Verilog 定義的reg型,不一定綜合成寄存器。在Verilog代碼中最常用的兩種數據類型是wire和reg型,一般來說,wire型指定的數據和網線通過組合邏輯實現,而reg型指定的數據不一定就是用寄存器實現,如下例就是個純組合邏輯設計,綜合與實現結果沒有使用FF。

module Reg_c( Reset,cs,Din,Dout,Addr)

       input  Reset;

       input  cs;

       input  [7:1]  Din;

       input  [1:0]   Addr;

output  [1:0]  Dout;

       reg [1:0]      Dout

     

       always @(Reset or cs or Addr or Din)

        if(Reset)

             Dout = 0;

        else if(!cs)

             begin

             case(Addr)

                    2'b00: Dout = Addr[1:0];

                    2'b01: Dout = Addr[3:2];

                    2'b10: Dout = Addr[5:4]

                    default: Dout = Addr[7:6]

             endcase

              end

       else

              Dout = 2'bzz;

       Endmodule

12.常用設計思想與技巧

       乒乓操作(P27)

       串并轉換

       流水線操作

異步時鐘域數據同步。是指如何在兩個時鐘不同步的數據域之間可靠地進行數據交換的問題。數據時鐘域不同步主要有兩種情況:

兩個域的時鐘頻率相同,但是相差不固定,或者相差固定但是不可測,簡稱為同頻異相問題。

兩個時鐘頻率根本不同,簡稱異頻問題。

13.兩種不推薦的異步時鐘域操作方法:

一種是通過增加Buffer或者其他門延時來調整采樣;

另一種是盲目使用時鐘正負沿調整數據采樣。

14.異步始終域數據同步常用方法:

(1).同頻異相問題

解決

P31

15.模塊劃分基本原則:

1)        對每個同步時序設計的子模塊的輸出使用寄存器(用寄存器分割同步時序模塊原則)。

2)        將相關邏輯和可以復用的邏輯劃分在同一模塊內(呼應系統原則)。

3)        將不同優化目標的邏輯分開。

4)        將送約束的邏輯歸到同一模塊。

5)        將存儲邏輯獨立劃分成模塊。

6)        合適的模塊規模。

16.組合邏輯的注意事項

1.避免組合邏輯反饋環路(容易毛刺、振蕩、時序違規等)
解決:

a.  牢記任何反饋回路必須包含寄存器

b.  檢查綜合、實現報告的warning信息,發現反饋回路(combinational loops)后進行相應修改。

2.替換延遲鏈
解決:用倍頻、分頻或者同步計數器完成。

3.替換異步脈沖產生單元(毛刺生成器)
解決:用同步時序設計脈沖電路

4.慎用鎖存器

解決:

a.  使用完備的if…else語句

b.  檢查設計中是否喊有組合邏輯反饋環路

c.  對每個輸入條件,設計輸出操作,對case語句設置default操作。特別是在狀態機設計中,最好有一個default的狀態轉移,而且每個狀態最好也有一個default的操作。

d.  如果使用case語句時,特別是在設計狀態機時,盡量附加綜合約束屬性,綜合為完全條件case語句。

小技巧:仔細檢查綜合器的綜合報告,目前大多數的綜合器對所綜合出的latch都會報“warning”,通過綜合報告可以較為方便地找出無意中生成的latch。

17.時鐘設計的注意事項

1.同步時序電路推薦的時鐘設計方法
       時鐘經全局時鐘輸入引腳輸入,通過FPGA內部專用的PLL或DLL進行分頻/倍頻、移相等調整與運算,然后經FPGA內部全局時鐘布線資源驅動到達芯片內所有寄存器和其他模塊的時鐘輸入端。



關鍵詞: Altera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