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P430定時器詳解
MSP430的定時器中有比較捕獲的概念,剛剛接觸非常生疏。看了半天終于清楚:
比較模式:
這是定時器的默認模式,當在比較模式下的時候,與捕獲模式相關的硬件停止工作,如果這個時候開啟定時器中斷,然后設置定時器終值(將終值寫入TACCRx),開啟定時器,當TAR的值增到TACCRx的時候,中斷標志位CCIFGx置一,同時產生中斷。若中斷允許未開啟則只將中斷標志位CCIFGx置一。
例子:比較模式就像51單片機一樣,要能夠軟件設置定時間隔來產生中斷處理一些事情,如鍵盤掃描,也可以結合信號輸出產生時序脈沖發生器,PWM信號發生器。如:不斷裝載TACCRx,啟動定時器,TAR和TACCRx比較產生中斷處理。
捕獲模式:
利用外部信號的上升沿、下降沿或上升下降沿觸發來測量外部或內部事件,也可以由軟件停止。捕獲源可以由CCISx選擇CCIxA,CCIxB,GND,VCC。完成捕獲后相應的捕獲標志位CCIFGx置一
捕獲模式的應用:
利用捕獲源的來觸發捕獲TAR的值,并將每次捕獲的值都保存到TACCRx中,可以隨時讀取TACCRx的值,TACCRx是個16位的寄存器,捕獲模式用于事件的精確定位。如測量時間、頻率、速度等
例子:利用兩次捕獲的值來測量脈沖的寬度。或捕獲選擇任意沿,CCISx=”11“(輸入選擇VCC),這樣即當VCC與GND發生切換時產生捕獲條件
結合利用:異步通訊
同時應用比較模式和捕獲模式來實現UART異步通信。即利用定時器的比較模式來模擬通訊時序的波特率來發送數據,同時采用捕獲模式來接收數據,并及時轉換比較模式來選定調整通信的接受波特率,達到幾首一個字節的目的
----------------------------------------
利用MSP430單片機定時器A和捕獲/比較功能模塊結合使用,實現脈沖寬度的測量。
本例程用到了定時器A的CCI1A端口(例如MSP430F14X的P1.2引腳)作捕獲外部輸入的脈沖電平跳變,同時結合簡單的軟件算法就能實現脈沖寬度的測量。在實際應用中可根據例程中的start,end,overflow三個變量來計算脈沖寬度。此功能模塊在實際產品應用中體現出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2-例程
#include
unsigned int start,end;
unsigned char overflow;
void main (void)
{
WDTCTL = WDTPW+WDTHOLD; //關閉看門狗定時器
P1DIR = BIT0+BIT4; //設置P1.0方向為輸出
P1SEL = BIT2; //設置P1.2端口為功能模塊使用
TACTL = TASSEL0+TACLR+TAIE+MC1; //定時器A時鐘信號選擇ACLK,同時設置定時器A計數模式為連續增計模式
CCTL1 = MC0+SCS+CAP+CCIE; //輸入上升沿捕獲,CCI0A為捕獲信號源
_EINT(); //中斷允許
while(1); //LOOP
}
#pragma vector=TIMERA1_VECTOR //定時器A中斷處理
__interrupt void timer_a(void)
{
switch(TAIV) //向量查詢
{ case 2: //捕獲中斷
if(CCTL1CM0) //上升沿
{
CCTL1=(CCTL1(~CM0))|CM1; //更變設置為下降沿觸發
start=TAR; //記錄初始時間
overflow=0; //溢出計數變量復位
}
else if (CCTL1CM1) //下降沿
{
CCTL1=(CCTL1(~CM1))|CM0; //更變設置為上升沿觸發
end=TAR; //用start,end,overflow計算脈沖寬度
}
break;
case 10: //定時器溢出中斷
overflow++;
break; //溢出計數加1
default:break;
}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