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系統軟件如何抗干擾的方法
2.1.2 開機復位與看門狗故障復位的識別
開機復位與看門狗故障復位因同屬硬件復位, 所以要想予以正確識別,一般要借助非易失性RAM或者EEROM。當系統正常運行時,設置一可掉電保護的觀測單元。當系統正常運行時,在定時喂狗的中斷服務程序中使該觀測單元保持正常值(設為 AAH),而在主程中將該單元清零,因觀測單元掉電可保護,則開機時通過檢測該單元是否為正常值可判斷是否看門狗復位。
2.1.3 正常開機復位與非正常開機復位的識別
識別測控系統中因意外情況如系統掉電等情況引起的開機復位與正常開機復位,對于過程控制系統尤為重要。如某以時間為控制標準的測控系統,完成一次測控任務需1小時。在已執行測控50分鐘的情況下,系統電壓異常引起復位,此時若系統復位后又從頭開始進行測控則會造成不必要的時間消耗。因此可通過一監測單元對當前系統的運行狀態、系統時間予以監控,將控制過程分解為若干步或若干時間段,每執行完一步或每運行一個時間段則對監測單元置為關機允許值,不同的任務或任務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值,若系統正在進行測控任務或正在執某時間段,則將監測單元置為非正常關機值。那么系統復位后可據此單元判系統原來的運行狀態,并跳到出錯處理程序中恢復系統原運行狀態。
2.2 非正常復位后系統自恢復運行的程序設計
對順序要求嚴格的一些過程控制系統,系統非正常復位否,一般都要求從失控的那一個模塊或任務恢復運行。所以測控系統要作好重要數據單元、參數的備份,如系統運行狀態、系統的進程值、當前輸入、輸出的值,當前時鐘值、觀測單元值等,這些數據既要定時備份,同時若有修改也應立即予以備份。
當在已判別出系統非正常復位的情況下,先要恢復一些必要的系統數據,如顯示模塊的初始化、片外擴展芯片的初始化等。其次再對測控系統的系統狀態、運行參數等予以恢復,包括顯示界面等的恢復。之后再把復位前的任務、參數、運行時間等恢復, 再進入系統運行狀態。
應當說明的是,真實地恢復系統的運行狀態需 要極為細致地對系統的重要數據予以備份,并加以數據可靠性檢查,以保證恢復的數據的可靠性。
其次,對多任務、多進程測控系統,數據的恢復需考慮恢復的次序問題,筆者實際應用的數據恢復過程流程圖如圖2所示。
圖2 系統自恢復程序流程圖
圖中恢復系統基本數據是指取出備份的數據覆蓋當前的系統數據。系統基本初始化是指對芯片、顯示、輸入輸出方式等進行初始化,要注意輸入輸出的初始化不應造成誤動作。而復位前任務的初始化是指任務的執行狀態、運行時間等。
3 結束語
對于軟件抗干擾的一些其它常用方法如數字濾波、RAM數據保護與糾錯等,限于篇幅,本文未作討論。在工程實踐中通常都是幾種抗干擾方法并用,互相補充 完善,才能取得較好的抗干擾效果。從根本上來說,硬件抗干擾是主動的,而軟件是抗干擾是被動的。細致周到地分析干擾源,硬件與軟件抗干擾相結合,完善系統監控程序,設計一穩定可靠的單片機系統是完全可行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