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AVR單片機通訊用發送標識UDRE和TXC的區別

AVR單片機通訊用發送標識UDRE和TXC的區別

作者: 時間:2013-07-31 來源:網絡 收藏

UDRE和TXC的區別:

AVR的說明書上說:

“TXC標志位可以用來檢驗一個數據幀的發送是否已經完成,RXC標志位可以用來檢驗接收緩沖器中是否還有數據未讀出。在每次發送數據之前(在寫發送數據寄存器UDR前)TXC標志位必須清零。”

“數據寄存器空UDRE標志位表示發送緩沖器是否可以接受一個新的數據。該位在發送緩沖器空時被置"1”;當發送緩沖器包含需要發送的數據時清零。”

“當整個數據幀移出發送移位寄存器,同時發送緩沖器中又沒有新的數據時,發送結束標志TXC置位。TXC在傳送結束中斷執行時自動清零,也可在該位寫"1”來清零。”

看完上述的說明之后,我一直疑惑在發送數據時,是不是要同時進行兩種操作:

1、判斷UDRE為1。

2、清除TXC標識。

但是在網上見到的實用程序中,并沒有上面的第二項操作,似乎也可以行得通。帶著這個疑惑,我在網上搜到了一個比較好的回答:

“關于AVR的串口,解釋如下:

對于發送,有一個UDR緩沖寄存器,還有一個移位寄存器。當你寫一次UDR時,單片機會立即把這個數據轉到移位寄存器,所以你還可以立即寫第二個數據。以后每當UDR緩沖寄存器空的時候,就會產生UDRE中斷,而要產生TXC中斷,就必須等移位寄存器的數據都發送完畢后才會產生。

對于接收,有兩個UDR緩沖寄存器,還有一個移位寄存器。兩個接收緩沖器相當于一個FIFO結構。當有數據接收時,如果一個完整的數據被接收到移位寄存器,會將其轉到緩沖寄存器。這樣會產生RXC中斷。

AVR和51不同,這樣的結構會更好。例如當你的程序很忙在另外一個中斷里,這時有串口接收數據。兩個緩沖器會為你贏得時間,而不會丟失數據。發送數據也一樣。而51就不是這樣的。”

“如果連續寫兩個緩沖器數據時,因為剛寫緩沖的一個數據被移位到了移位寄存器,所以可以立刻再寫一個數據。就是說UDRE置位時,單片機還有一個字節在移位寄存器里正在發送。”

結論就是:

常見的循環發送程序(即只判UDRE而不判TXC的發送程序)可以工作,究根結底在于發送數據的連續性:即起始時TXC=0,滿足發送條件;而連續發送數據時,因為UDRE置位時,而移位寄存器中仍有數據在發送,故TXC沒有置位,也滿足發送條件。直到全部數據發送完成,移位寄存器和發送緩沖器都沒有數據后,TXC才置位。

需要注意的是:

1、如果之前發送過一輪數據后,再次發送時,必須清除TXC標識,即對該位寫“1”。最好是在一輪數據發送完成后檢測TXC標識將其清除。

2、如果采用了發送完成中斷,則不必手動清除,因為進入發送中斷程序后,硬件可自動清除TXC標識。

3、如果不使用中斷發送而采用循環發送時,發送過程中因其他中斷的緣故,使發送程序暫停超過了一定時間的話,就會導致移位寄存器中的數據發送完成后置TXC標識位,則之后的發送就無法進行了。

4、如果采用485進行通訊,只有在檢測到TXC置位時才改變485的狀態。因為只有TXC置位時,才代表發送過程的完成。

我認為比較好的發送程序如下:

void uart_putchar(unsigned char c)

{

while(!(UCSR0A(1

if(UCSR0A(1

UCSR0A|=(1

UDR0 = c;

}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