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DS+PLL在電臺設計中的應用
PLL(鎖相環)頻率合成通過鎖相環完成頻率的加、減、乘、除運算。該方法結構簡單、便于集成,且輸出頻率高、頻譜純度高,目前使用比較廣泛,但存在高分辨率和快轉換速度之間的矛盾,一般只能用于大步進頻率合成技術中。DDS(直接數字合成)是近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頻率合成方法。這種方法簡單可靠、控制方便,且具有很高的頻率分辨率和轉換速度,缺點是輸出頻率不能太高。如果把兩者結合起來,用DDS的輸出作為PLL的參考信號,就能滿足現代電臺對頻率合成器的設計要求。本文將介紹DDS和PLL的工作原理,并結合一電臺(工作頻率2 MHz~500 MHz)的設計,給出DDS做參考的PLL頻率合成器的設計方案。
1 DDS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DDS的基本結構由參考時鐘、相位累加器、ROM、DAC(數模轉換器)和LPF(低通濾波器)組成,見圖1。

DDS的工作原理是:在參考時鐘fr的控制下,頻率控制字K由累加器得到相應的相位數據,把此數據作為取樣地址,來尋址正弦ROM表進行相位-幅度變換,輸出不同的幅度編碼;再經DAC得到相應的階梯波;最后經LPF對階梯波進行平滑處理,即可得到由頻率控制字決定的連續變化的輸出正弦波。見圖2。

DDS的輸出頻率fo、參考時鐘頻率fr、相位累加器長度N以及頻率控制字K之間的關系為:

DDS的頻率分頻率為:

由于DDS的最大輸出頻率受奈斯特取樣定理限制,所以fmax=f/2。
2 PLL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設計中通常采用數字鎖相頻率合成法,其基本結構由參考時鐘fr、VCO(壓控振蕩器)、程序分頻器(÷N)、PD(鑒相器)、LPF等組成。見圖3。

當PLL達到穩定狀態后,若輸入信號為一固定頻率的正弦波,則VCO的輸出信號頻率經程序分頻器分頻后與輸入信號頻率相等,它們之間的相位差為一常值。這種狀態為環路的鎖定狀態。此時有:
3 基于DDS的頻率合成器的設計
3.1 電臺整機方案
該電臺工作頻率范圍為2 MHz~500 MHz,具有調頻、調幅(包括單邊帶)、調相(QPSK)等功能,還可工作于跳擴頻方式。在短波頻段(2 MHz~30 MHz)要求調諧間隔為10 Hz,其余頻段為100 Hz。設計中采用二次變頻方案,第一中頻取160MHz,第二中頻取10.7 MHz。當然,對于160 MHz附近頻段,只采用一次變頻至10.7 MHz。第二中頻以下采用數字化處理。簡化原理框圖如圖4所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