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頂盒的歷史性作用認識
最初的機頂盒是以一個單純的數字信號轉換裝置而出現的,目的是把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以便模擬電視可以顯示通過數字信號傳輸過來的節目。最初的機頂盒實現的是信號轉換功能,這個功能作為機頂盒的主要作用將貫穿其一生。隨著機頂盒技術的發展和需求的增多,也慢慢通過軟件增加了一些附加作用,如在機頂盒上加上用于預告節目的電子節目指南,用于發布政府惠民信息的數據廣播,用于增加收入的VOD點播,用于管理機頂盒的用戶管理系統,用于控制收費的CA系統。這樣一個清晰的“集成機頂盒”功能實現架構就呈現出來。
在以前的意識中,我們通常認為機頂盒屬于過渡性產品,最終的產品一定是機頂盒和電視機的融合,也就是將來的智能數字電視一體機。然而我們需要對這個看法進行更深入的認識。一是“機頂盒屬于過渡性產品”的“過渡性”,另一個是“將來智能數字電視一體機”的“將來性”。
伴隨著今年手機開始智能化革命的浪潮,“智能機頂盒”的概念開始登上歷史舞臺,“集成機頂盒”光環暗淡,走向謝幕。“集成機頂盒”顧名思義就是機頂盒中的各種軟件是相互集成在一起的,一次成型難以改變,就像非智能手機,想要改變里面的軟件是不可能的。而“智能機頂盒”指的是有操作系統平臺的,就像PC機一樣,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是相互分離的,只要硬件和操作系統支撐能力足夠,可以無限制加載應用軟件。就像現在的蘋果智能手機和安卓智能手機都已經可以加載幾十萬種應用。
很顯然,“集成機頂盒”的過渡性表現的非常明顯,而且屬于必然淘汰的落后技術,智能機頂盒的時代已經到來。“格蘭研究認為,開放式平臺是機頂盒未來發展的趨勢,智能機頂盒擁有傳統機頂盒所不具備的應用平臺優勢,在開放式平臺的幫助下,機頂盒將成為電視、網絡和程序之間的智能設備;智能機頂盒也可以承擔起家庭網關的作用,形成具備多接口、多業務感知和承載、可管理等新特點;配合各類外圍應用終端可以很方便地擴展基于家庭通信、娛樂和生活應用的各項服務,為家庭用戶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綜合信息服務。”
然而智能機頂盒是不是也具有明顯的過渡性特征呢?筆者認為相比一體機,智能機頂盒雖然也具有過渡性,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種過渡性特征并不明顯。按照正常的技術發展,智能機頂盒的硬件和軟件性能一定能夠獲得長足的進步,甚至能達到現在PC機的性能,這樣一來,智能機頂盒就具有了生命力,可以滿足在未來數字電視一體機上的所有可實現功能,差別只是沒有融合在電視機里面。數字電視一體機把傳統電視全部替代掉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那么在這段時間里,智能機頂盒將作為替代品長期存在,而且在家庭有一臺數字一體機的情況下,仍然會存在在第二臺普通電視機搭配智能機頂盒并存的狀況,像偏遠地區,經濟落后地區這些數字電視發展滯后的地方,更會延長智能機頂盒的存在壽命。而且隨著機頂盒電源的外置,機頂盒的故障率大大降低,而且維修也會非常方便。可以想象,智能機頂盒將長期存在。
智能數字電視一體機的“將來性”。作為家庭未來的智能化多媒體綜合信息服務終端,智能數字電視一體機一定是發展方向。然而受限于商業模式的探索和封閉的技術體系的限制,智能數字一體機還需要做很多的推進工作。在這段時間內,機頂盒需要完成的是從“集成化”到“智能化”的過渡,而機頂盒智能化的過程也給智能數字一體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并且機頂盒實現智能化時間的長短則影響著中國數字電視發展的進程。
綜上所述,“集成機頂盒”作為過渡性產品面臨淘汰,“智能機頂盒”需要登上歷史舞臺,智能機頂盒通過打破和摒棄掉落后封閉的軟件技術體系取得自身發展的同時為智能數字一體機的發展鋪平道路。最終形成的格局是集成機頂盒被淘汰,智能機頂盒和智能數字一體機長期并存,最終智能數字一體機取代各種機頂盒成為唯一客廳終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