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I總線的大容量雷達數據采集系統的設計
在實際的數據采集中,我們僅用到PCITarget和DMA兩種數據傳輸模式,PCITarget用于對控制模塊中的寄存器進行讀寫,用于采集方式的設定,DMA用于雷達數據的采集。
3.2 信號調理模塊和模數轉換模塊
采用AD843構成的信號調理模塊,對輸入的雷達信號進行隔離限幅放大。經過調理后的雷達信號送到高速模數轉換芯片AD9042AD的模擬輸入端進行模數轉換,模數轉換時鐘由控制模塊產生。AD9042AD的模擬電源由DC-DC饋電,DC-DC輸出電壓的在線穩定度為1.25%,滿足AD9042AD模擬電壓穩定度5%的要求。AD9042AD是一種高速、高性能、低功耗的12位高速模數轉換芯片;它采用兩級轉換模式,并以與CMOS兼容的模式輸出二進制補碼,+5V供電,內部提供采樣/保持電路以及參考電壓;它的轉換速率高達41MSPS。
3.3 FIFO模塊
利用DMA方式進行數據傳輸時,接口芯片PLX9054內部用于數據緩沖的FIFO只有32 DWord大小,遠不能滿足高速連續大容量雷達數據采集的要求。所以,采用在LOCAL總線上外加FIFO的方法來增加用于數據緩沖FIFO的容量,我們采用的FIFO芯片IDT7206L12為16K×9位,所以每路要用兩片IDT7206L12來構成16K×18位(只用了16位),兩路共要用四片IDT7206 L12。
3.4 控制模塊
Xilinx公司的CPLD器件XC95144XL采用了最先進的FastFlash技術,有144個宏單元,3200個門電路,并且具有在系統可編程(ISP)和信號延遲可預測特性,使得它很適合構成較復雜控制器件。在數據采集卡的開發中,采用XC95144XL作為控制模塊??刂颇K主要協調各個模塊的工作,完成數據采集功能??刂颇K除了實現數據采集的控制邏輯外,還在其中實現了分頻、觸發源選擇、命令等一些控制和狀態寄存器,通過對上述寄存器的讀或寫,進行數據采集工作方式設定。
由于PLX9054的LOCAL總線工作在C模式,所以XC95144XL經編程后的工作時序要滿足C模式的要求。我們采用VHDL邏輯輸入方式,利用Xilinx公司的配套軟件Foundation Series 2.1對XC95144XL芯片進行編程。由于控制邏輯比較復雜,在編寫控制模塊的VHDL程序時,采用了分層設計的設計方法。
4 配套軟件的實現
雷達數據的采集由數據采集卡在控制模塊的控制下自動進行,這就為數據存儲提供了有利條件,使主機在對PCI總線控制器和控制模塊中的控制寄存器進行必要的初始化后,只進行數據存儲工作,提高了數據實時采集與實時存儲的速度。在數據采集軟件的實現中,采用了DMA工作方式。具體工作過程為:當系統啟動后,首先對采集卡進行檢測,如采集卡存在則申請并分配系統資源,如內存、中斷和DMA資源等,接著,對數據采集卡進行工作方式的設置,并且,啟動DMA進行數據傳輸。在該程序中,以中斷方式進行工作,即DMA先將采集的數據傳輸至主機內存中,當傳輸達到預定量時,采集結束,調用中斷處理程序,將內存中的數據存儲到硬盤中,生成雷達數據文件。數據采集軟件流程如圖2所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