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技術發展史
第三個發展階段為1982~1990年,微電腦在汽車上的應用日趨可靠和成熟,并向智能化方向發展。開發的產品有胎壓控制、數字式油壓計、防睡器、牽引力控制、全輪轉向控制、直視儀表板、聲音合成與識別器、電子負荷調節器、電子道路監視器、蜂窩式電話、可熱式擋風玻璃、倒車示警、高速限制器、自動后視鏡系統、道路狀況指示器、電子冷卻控制和寄生功率控制等。
從2005年開始,可以說進入了汽車電子技術的第四個發展階段。微波系統、多路傳輸系統、ASKS-32位微處理器、數字信號處理方式的應用,使通訊與導向協調系統、自動防撞系統、動力最優化系統、自動駕駛與電子地圖技術得到發展,特別是智能化汽車的出現。當然目前第三代技術有些我們都還沒辦法實現。
汽車電子化是現代汽車發展的重要標志。從現代汽車上所使用的電子設備的價格比例看,歐美汽車上所用的電子設備的價格已占到整車價格的15%~20%,而我國生產的汽車,目前所用的電子設備的價格只占到整車價格的2.5%。從世界汽車電子市場的銷售來看,1991年,每輛汽車平均消耗電子產品的費用只占到整車的10%,1998年則接近15%,而2003年已經提高到20%,某些車型則更高。現代汽車電子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汽車的動力性、經濟性和安全性,改善了汽車行駛的穩定性和舒適性,推動了汽車產業的發展,而且還為電子產品開拓了更加廣闊的市場,從而推動了電子產業的發展。作為汽車產業和電子產業結合的產物,汽車電子產業的發展已經駛上了快車道。
汽車防盜機相關文章:汽車防盜機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