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可靠性工作誤區解析
司空見慣的經驗性的東西,其實我們都很多都是錯的,而這一旦用于設計,產品可靠性可想而知。所以說“電路設計器件選型,先論證其不可行性,慎談可行性;電子設計比拼的不是誰的設計更好,而是誰的設計更少犯錯誤”。
誤區1、產品故障=產品不可靠
產品出現問題,有時候并不是研發的問題,曾經有案例,面向國內中等以上發達地區的設備,因為在國內用的不錯,所以出口到了哥倫比亞,但在那里頻頻故障,故障的原因在于中國中國大陸中等以上發達地區的海拔都比較低,所以高海拔地區,設備的氣密性受到了挑戰,設備內外壓差增大泄露率增加。
項目立項時只考慮了低海拔,所以人家的設計是沒問題的,您老總就這樣要求的嘛,誰決策了拿這個型號出口哥倫比亞,他才是罪魁禍首,如果管研發的老總參與決策而沒提出反對意見,他簡直就是最大的罪人,畢竟銷售的高管決策不懂技術還是可以原諒的,技術副總的錯誤則是無能。產品可靠性是“規定的時間、規定的條件下,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讀者一定細細品味這個定義,格物致知,看看誰能格這個定義的時候能達到更多的致知。使用現場的條件常常超過了規定的條件,而這個超出很大可能是隱含的。
誤區2、過渡過程=穩態過程
《一條影響著產品可靠性和社會和諧的曲線》介紹很能說明此而圖的內容。

誤區3、降額很容易做到,沒啥問題
降額誰都會,如畫畫,誰都會,但不是誰都能靠畫畫生存。詳細道理可查閱本博客的文章《電子產品的降額設計》,這里僅作一簡單總結:
1. 同功能、但不同工藝的器件降額系數不同;
2. 可調器件和定值器件降額系數不同;
3. 負載不同,降額系數不同;
4. 同規格導線在多匝和單匝應用時降額系數不同;
5. 部分參數不可降額;
6. 結溫降額不可遺漏
誤區4、Ta,器件可放心使用
器件損壞為何常被稱之為“燒”?,原因就是器件失效大都是熱失效,具體注意事項有兩點,第一,器件環境溫度≠整機環境溫度,器件環境受到機箱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