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充電標準混亂,中國技術有望突圍而出
手機沒電需要充電卻怎么也找不到充電器,只因充電器跟其它一般“黑”的電子產品充電器搞混在一起,電線糾纏不清;好不容易插上接口卻遲遲未見充電,只因充電器用得太久,日積月累的灰塵早已侵蝕到了線路;好不容易充上電卻有電話打進來,拖著有限的數據線原地踏步,提心吊膽輻射的危害……種種不良用戶體驗遭詬病早已不是新鮮事,而呼聲最高的無線充電技術的解決方案也在近年得到了長足發展,并得到市場認可。
“錢景”無限終端廠商紛紛涉足無線充電
智能手機等終端近幾年來的迅猛發展,加速了人們對電池續航能力方面的需求,這種需求毋庸置疑地刺激了無線充電技術的發展,并促使無線充電產品市場的快速發展,其市場“錢景”被普遍看好也已在業界形成共識。
知名市場調研機構IHSiSuppli預計,2014 年,配備無線充電功能的設備出貨量將由2010年的360萬臺增長65倍,增至2.35億臺。截至2013年,無線充電器銷售額將達1.8億美元,其中絕大部分將來自于手機產業。該機構認為,未來幾年將出現電子產品配備無線充電功能的浪潮,包括手機、PC、數字相機等電子產品,將徹底擺脫供電連線的束縛,全線開啟該技術的應用普及。
據了解,2011年,無線充電市場的產值僅為4.57億美元,目前無線充電的全球市場規模已達20億美元。到2017年,僅移動充電本身的全球市值將接近100億美元,至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50億美元。
有分析師指出,2013至2014年將是無線充電器市場的真正拐點,其市占率將得到大幅提升。中興通訊中國區副總裁劉林認為,全球無線充電市場未來5年內將呈現井噴式增長,年復合增長率預計為50%以上。
央視財經頻道《交易時間》10月25日報道,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眾多嗅覺靈敏的知名電子生產商已悄然進軍無線充電市場。2012年9月上市的諾基亞920手機首次把真正的手機無線充電技術帶到了普通消費者眼前,而無線充電技術的也被諾基亞視為重新奪回智能手機行業頭把交椅的最后法寶。
今年3月,美國專利商標局披露的一份文件更顯示,蘋果已提出一項名叫“保護套整合感應充電”專利申請,其基本原理是利用iPad平板Smart Cover進行無線充電。有分析指出,蘋果此舉表明其正在積極研究便攜式設備的無線充電技術。
與此同時,國內的手機廠商也開始涉足無線充電領域,發布了一些具有無線充電功能的手機,作為國內首家涉及無線充電的上市手機廠商,中興通訊于今年已率先推出配置無線充電的手機產品。而隨著這一產品的推出,預計華為、聯想、TCL、宇龍酷派等國內主要手機廠商也將跟進推出無線充電設備,市場規模將成爆發式的增長。
群雄角逐技術標準
隨著無線充電技術的不斷應用,一個沒有電線困擾的世界指日可待。然而一項新技術要在業界得到廣泛推廣,勢必建立一定的行業技術標準。
據了解,目前全球無線充電行業主要存在三大標準,即基于電磁耦合原理的QI和PMA,以及基于電磁共振的A4WP。這些所謂的國際標準其實都是聯盟成員內部形成的技術協議,而由于各項技術的優劣不同,目前無一可以真正被行業內公為認可靠的、可以指定整個行業發展方向的權威標準,從而主導市場。
以歷史最為悠久、業內的影響力最大的WPC聯盟及其QI標準為例,其技術本身在創立及發展已超4年的時間里并沒有太多變化。盡管參加聯盟的企業達到數百家,其中不乏谷歌、高通等知名企業,但QI標準仍面臨眾多公司的挑戰。很多廠商在關注此標準的同時,也加入其它聯盟或研發新的無線充電技術。例如,作為QI技術的創始成員之一的三星,雖然在某些型號的三星手機上嵌入了無線充電功能,但并未全力推廣該功能, 而是另起爐灶與其它公司成立了A4WP聯盟研發基于電磁共振原理的充電技術。而早在2012年3月,WPC 主要參與者Powermat公司又發起了電力聯盟并推出PMA標準,以求新的技術突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