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監控進學校 視頻監控系統遭質疑
據報道,日前市教育局發文要求所有中小學及幼兒園食堂安裝電子眼,對食堂采購、加工各個環節實施全程監控,以防餐飲安全事故的發生。盡管這樣的出發點是好的,可是這種做法還讓人心生諸多疑問。
全市所有中小學一律安裝電子眼,這得花多少錢?這筆錢不論由誰來出,終歸都是納稅人的錢,更何況它到底能起多大作用還是個大問號。就像前幾年,校車安全事故高發那陣子,曾推行校車安裝電子跟蹤監控設備一樣。也是花了不少錢,可是效果究竟怎樣,如今還有多少臺校車在正常使用,這一切教育局是否心中有數?假如教育局尚不全面了解,或者這一技術手段的實際效果一般,那么就不應該匆忙發布這樣的文件,更不應該強行推進這樣的開銷不菲的技術工程。
再說,要及時監控,不漏過蛛絲馬跡,各學校還必須配專人值守在電子屏幕前,而且一刻也不得大意,否則稍有疏忽,生米煮成熟飯,就很可能釀成事實,照樣造成嚴重后果,等于沒起任何作用。其實,這幾年各學校為了加強校園安全,大都成立了所謂的安全處,配備了消防、網絡監控,校園巡查等安全員,現在還要再配一個食堂電子眼監控員,無形中增加了辦學成本。最根本的問題是,教育行政部門習慣了遇事發文件,或者依靠技術手段解決問題的思維定式。可是,過往的經驗教訓一再告誡我們,這種治標不治本的辦法,管得了一時管不了一世。若干年,回過頭來審視當初出臺的這些舉措、辦法時,這才發現原來是錯誤的決策,不僅沒解決問題,反而造成巨大浪費,大都成了爛尾工程,最終不了了之。說到底,電子眼代替不了人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