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傳感器網絡(WSN)發展現狀及困境
科技發展的腳步越來越快,人類已經置身于信息時代。而作為信息獲取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技術——傳感器技術,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傳感器信息獲取技術已 經從過去的單一化漸漸向集成化、微型化和網絡化方向發展,并將會帶來一場信息革命。具有感知能力、計算能力和通信能力的無線傳感器網絡 (WSN,wirelesssensornetworks)綜合了傳感器技術、嵌人式計算技術、分布式信息處理技術和通信技術,能夠協作地實時監測、感知 和采集網絡分布區域內的各種環境或監測對象的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獲得詳盡而準確的信息,傳送到需要這些信息的用戶。
由于WSN的巨大應用價值,它已經引起了世界許多國家的軍事部門、工業界和學術界的廣泛關注,被廣泛地應用于軍事,工業過程控制、國家安全、環境監測等領域。
無線傳感器網絡綜合了傳感器技術、嵌入式計算技術、現代網絡及無線通信技術、分布式信息處理技術等多種領域,是當前計算機網絡研究的熱點。
一、發展概述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出現了將傳統傳感器采用點對點傳輸、連接傳感控制器而構成傳感器網絡雛形,我們把它歸之為第一代傳感器網絡。隨著相關學科的 不斷發展和進步,傳感器網絡同時還具有了獲取多種信息信號的綜合處理能力,并通過與傳感控制器的相聯,組成了有信息綜合和處理能力的傳感器網絡,這是第二 代傳感器網絡。而從上世紀末開始,現場總線技術開始應用于傳感器網絡,人們用其組建智能化傳感器網絡,大量多功能傳感器被運用,并使用無線技術連接,無線 傳感器網絡逐漸形成。
無線傳感器網絡是新一代的傳感器網絡,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其發展和應用,將會給人類的生活和生產的各個領域帶來深遠影響。發達國家如美國,非 常重視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發展,IEE(E正在努力推進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應用和發展,波士頓大學(BostonUNIversity)還于最近創辦了傳感器中國測控網絡協會(SensorNetworkConsortium),期望能促進傳感器聯網技術開發。美國的《技術評論》雜志在論述未來新興十大技術時,更是將 無線傳感器網絡列為第一項未來新興技術,《商業周刊》預測的未來四大新技術中,無線傳感器網絡也列入其中??梢灶A計,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廣泛是一種必然趨 勢,它的出現將會給人類社會帶來極大的變革。
二、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定義和特點
無線傳感器網絡可以看成是由數據獲取網絡、數據分布網絡和控制管理中心三部分組成的。其主要組成部分是集成有傳感器、數據處理單元和通信模塊的節 點,各節點通過協議自組成一個分布式網絡,再將采集來的數據通過優化后經無線電波傳輸給信息處理中心。無線傳感器網絡操作系統Tiny0S141的研制 者,JasonHill博士把WSN定義為:Sensing+CPU+Radio=Thousandsofpotentialapplication
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李建中教授將WSN定義為:WSN是由一組傳感器節點以自組織的方式構成的有線或無線網絡,其目的是協作地感知、采集和處理網絡覆 蓋的地理區域中感知對象的信息,并發布給觀察者。從硬件上看,WSN節點主要由數據采集單元、數據處理單元、無線數據收發單元以及小型電池單元組成,通常 尺寸很小,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多功能等特點;從軟件上看,它借助于節點中內置傳感器有效探測所處區域的溫度、濕度、光強度、壓力等環境參數以及待測對象 的電壓、電流等物理參數,并通過無線網絡將探測信息傳送到數據匯聚中心進行處理、分析和轉發。
WSN與傳統傳感器和測控系統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它采用點對點或點對多點的無線連接,大大減少了電纜成本,在傳感器節點端即合并了模擬信號/數字信號轉換、數字信號處理和網絡通信功能,節點具有自檢功能,系統性能與可靠性明顯提升而成本明顯縮減。
無線傳感器網絡具有以下特點:
1、硬件資源有限。WSN節點采用嵌入式處理器和存儲器,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十分有限。所以,需要解決如何在有限計算能力的條件下進行協作分布式信息處理的難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