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數據連續性、設計自動化和V型系統來提升電氣設計
電氣設計合成
在 Capital 中,電氣設計專家的專門技能可編寫成一套規則并應用所有設計層面,以提升連續性和質量。生成電氣設計的主要步驟如下:
剎車、音響和配電等汽車子系統被看作是邏輯連接。這些多個子系統被收集到一起并以整車二維平面圖進行合成。而這種平面圖是從三維機械設計中生成的電氣布局。
利用這些數據,以及該車型確定的客戶與工程設計配置,合成引擎可以為所有車型配置自動生成最佳的配線設計。公司相關規則在合成過程中采用,并成為該設計完成時最終驗證的依據。這種“創新式設計”過程代表了電氣平臺設計方式方面取得了一項巨大進步,而數據連續性可確保多種渠道的規范和設計數據可加以整合,設計合成“引擎”可實現詳細設計流程的自動化。這些成果是正確的構建的,因為它符合設計工具內建的規則,可減少 V 模式系統驗證階段所需的時間和工作量。電氣設計可利用合成模擬工具開展深入認證,以計算正確的配線尺寸甚至進行更廣泛的行為驗證如失效模式影響分析 (FMEA)。
在配線規格確定并經過驗證之后,配線數據將與定義的三維線束結合,并自動生成二維線束圖紙。所有機械零件均可實現三維和二維之間的同步,從而為車型各種線束提供完整且可選配的線束定義。然后線束工程師接管線束設計并完成線束設計的規范、零件號的自動選擇并按需進行的相關計算。在向制造(Build)發布數據前,最后執行一系列標準和自定義的設計規則檢驗,確保設計符合規范。
額外的功能可擴展電氣設計自動化能力。“合成”過程可使電氣設計師利用最初設計階段極其詳盡的模型進行優化。設計過程中各步驟間的數據連續性可以簡化執行和設計變動的驗證過程,包含制造設計信息例如成本的設計數據可以進行快速處理,而且還可以用于完善上游設計決策。數據連續性可使技術文檔工程師從初始配線和機械數據中直接創建服務文檔,無須進行大量的人工轉錄工作。數據連續性和設計自動化是實現所有這些性能的主要基礎。
總結
當今制造商面臨的挑戰是推動對縮短設計周期,同時提高質量的需求。這兩個層面必須同時實現,因為電氣設備及其產生的電氣復雜性不斷增加。這些挑戰正在推動新一代電氣設計工具的開發,并配有可以提高數據連續性、設計自動并與 MCAD 和 PL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等相鄰系統進行靈活整合的 IT 架構。
Capital 等工具使各個組織能從概念到制造與服務實現“V 模式系統”轉變,從而利用平臺進行電氣數據管理。電氣設計數據能以更加可控的方式創建并加以管理,而其自動化和驗證為各步驟的電氣設計活動提供支持。 Capital 可與其它企業系統進行整合,從而發揮 ePLM 系統的作用,對日常“進行中”和“發布”各個層面電氣設計數據進行管理,滿足企業主系統生成與存檔的需求。
所以,Capital 外在的吸引力在于其強大的設計功能,但重要的是認識到基礎的數據管理系統,這使 Capital 能進一步推動在當前實現平臺化工程方式的轉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