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輸入PLL集成頻率合成器MB15A02及其應用
1 主要特點
MB15A02是日本富士通公司開發的集成PLL頻率合成器。它采用變模分頻技術,是一個單片串行輸入PLL頻率合成器,MB15A02具有如下特點:
工作頻率很高:fINMAX(fVCO)=1.1GHz(PIN MIN為-10dBm時);
功耗低,工作時只需提供5V電壓和7mA電流;
工作溫度范圍寬:-40℃~85℃;
具有兩類相位檢波器輸出;
采用變模分頻技術,可在保證頻率分辨率的條件下,提高合成器的工作頻率,且不影響頻率的轉換時間;
內含一個1.1GHz的雙模前置分頻器(選擇64/65分頻比或128/129分頻比);
內含串行輸入18位可編程分頻器和串行輸入15位可編程參考分頻器。
2 引腳功能
3 工作原理
MB15A02的內部結構如圖2所示。圖中,當二進制串行數據輸入到Data引腳后,數據將在時鐘的上升沿串行輸入到內部移位寄存器中,當LE為高電平或開路時,電路將根據控制位把存儲的數據傳入鎖存器。此時若其控制位為1,數據將傳入15位鎖存器;如果控制位為0且LE為1,數據則傳入18位鎖存器。圖2中的可編程參考分頻器包含有14位可編程參考分頻器、15位鎖存器和16位移位寄存器。
串行16位數據的具體格式如圖3所示。其中,S1~S14用于設定可編程參考計數器的分頻比,范圍為6~16383。而設置前置分頻器分頻比時,如SW為1,分頻比為64/65,而如SW為0,則分頻比為128/129,圖3中的C位為控制位(設置為高電平)。MB15A02中的可編程分頻器包括19位移位寄存器、18位鎖存器、7位收計數器和11位可編程計數器。圖4所示是其串行19位數據格式,其中S8~S18為可編程計數器分頻比設置位,范圍為16~2047,該分頻比不能低于16。S1~S7為吸收計數器分頻比的設置位,范圍為0~127。C為控制位,通常設置為低電平。
4 雙模分頻技術的原理
M/M+1分頻器在頻率合成器中很常用,它有兩種工作模式,即M次分頻模式和M+1次分頻模式,具體模式可由控制端決定。當控制端為0時,預置數為輸入數據的補碼,即為M分頻;當控制端為1時,預置數為輸入數據的反碼,即為M+1分頻。圖5所示是雙模分頻鎖相頻率合成器的工作原理。圖中,外部壓控振蕩器(VCO)的輸出頻率為fVCO,晶振的輸出頻率為fOSC;14位可編程參考計數器的分頻比R為6~16383;11位可編程計數器的分頻比N為16~2047,7位吸收計數器的分頻比A為0~127,A應小于N;相位比較器的兩路輸入信號分別為fr和fp,雙模前置分頻器分頻比P為64/65或128/129。雙模分頻器的輸出可同時驅動兩個可編程分頻器,分別預置為N、A,并進行減法計數。在N計數器未計數到0時,模式控制為高電平,雙模分頻器的輸出頻率為fVCO/(p+I)。當輸入A(p+1)周期后,A分頻器計數到0,此時模式控制電平將變為低電平,同時N分頻器還存在N-A,因此,必須N>A。這樣,受模式控制低電平控制,雙模分頻器的輸出頻率為fvco/p。再經過(N-A)p個周期,N計數器也計數到0,此時兩計數器重賦預置值N、A,同時PD輸出比相脈沖,并將模式控制信號恢復到高電平。在一個完整的周期中,輸入的周期數(即總分頻比)為:
NT=A(P+1)+(N-A)P=PN+A
所以:fp=fvco/[(PN)+A]
fr=fosc/R
當相位鎖定時:
fr=fp,即fvco=[(PN)+A]fosc/R。
5 應用電路
MB15A02的典型應用電路如圖6所示。該電路是一個由微機控制的UFH移動無線電話信道的頻率合成器,其工作頻率為450MHz,fr=25kHz。由圖可見,MB15A02的外圍電路非常簡單。電路中可設置環路總分頻比為NT=NP+A=17733~17758,其中P=64,N=277,A=5~30。由于fvco/NT=fp=fr=fosc/R,所以,輸出頻率(VCO輸出)應為:fvco=frNT=443.325~443.950MHz,步進25kHz。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