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網絡協議仿真軟件的實驗教學系統的建設
3.2 仿真結果
使用ping命令(目的主機是本網段內的主機)來產生一個arp廣播報文。然后進行捕包,由于已經建立好廣播包過濾器,這里所捕獲的數據全是廣播數據包,統計相應的參數。網絡中的實時流量即每秒位數除以網絡帶寬(100 M以太網或1 000 M以太網)。通常在以太網中,利用率達到50%就已經是非常好的網絡了,所以如果廣播數據包的利用率達到30%以上,也就是說在100 M以太網中廣播數據達到30 M/s時,那網絡中就存在廣播風暴。仿真結果網絡利用率如圖3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473.htm
仿真結束后,由圖3可知某時刻網絡內充斥廣播數據包,從而導致網絡性能急劇下降,最終導致網絡癱瘓。由此驗證了網絡廣播風暴的工作過程。
4 結束語
采用基于網絡協議仿真軟件構建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系統,可實現網絡拓撲仿真、協議仿真和通信量仿真并模擬網絡流量在實際網絡中傳輸、交換等過程。該實驗教學系統不僅可仿真計算機網絡課程中的大部分原理和協議,而且可以仿真網絡的最新技術和進展,強調學生的主動性和設計性,有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一致認為利用網絡協議仿真系統將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有趣化,增強了學習興趣,提升實驗教學效果。下一步,將重點考慮引導和培養學生自主編程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培養高層次的計算機網絡人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