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占有率五年來首次下滑 國產工業機器人的“春天”為時尚早
2、核心零部件依賴進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7/382937.htm工業機器人產業鏈可分為: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體生產以及下游系統集成,其中上游核心控制部件中主要有減速器、伺服系統和控制器。而構成工業機器人的控制系統、驅動系統和執行系統,則分別對應控制器、伺服電機和減速器等核心零部件,這三個核心零部件不僅在工業機器人成本構成中占主要部分,更是高精尖技術集成所在。
公開數據顯示,工業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約占總體成本的72%,其中伺服系統約占24%,減速器系統約占36%,控制系統約占12%,剩余部分則為機械本樣和其他外設。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國工業機器人起步較晚,且外資品牌的技術壟斷,導致國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空心化”現象嚴重。
據平安證券研究所報告,目前中國工業機器三大核心零部件面臨以下困境:
首先伺服系統。作為工業機器人的主要動力來源,目前我國伺服系統主要被國外品牌壟斷,其中日系品牌約占50%,歐美品牌30%,臺灣品牌大陸企業均只有10%。日系企業包括安川、三菱、三洋、歐姆龍、松下等公司,主要是小型功率和中型功率產品;歐美系包括西門子、博世力士樂、施耐德等公司,在大型伺服具有優勢地位;國產主要包括匯川、臺達、埃斯頓等公司,主要為中小型伺服。整體來看,我國伺服電機與日系和歐美系仍然存在差距,主要表現為:大功率產品缺乏、小型化不夠、信號接插件不穩定、缺乏高精度的編碼器,這些也是國內伺服系統未來要攻光的主要方向。
其次是減速器。精密減速器制造難、投資大,具有很高的技術壁壘,因此全球工業機器人減速器市場高度集中,日系品牌壟斷了85%的份額。像日本納博特斯克的RV減速器、日本哈默納科的諧波減速器基本都處于壟斷地位,導致我國工業機器人本體制造環節對減速器的議價能力很弱。
以安川電機ES165Kg為例,6臺精密減速器的總價值約為2.08萬元,占整機成本的12%;而同類型的國內產品,6臺精密減速器的成本約為9.1萬,占整機成本的比例為31%。國產工業機器人想要實現整體成本的下降,還需在精密減速器研方面多下苦工。
再者是控制器。作為工業機器人的“大腦”,控制系統是一家工業機器人廠商設計理念的集中體現,成熟的機器人廠商一般自行開發控制器和伺服系統,進而保證機器人的穩定性和技術體系。目前全球控制系統的市場份額與工業機器人本體情況接近,發那科、庫卡、ABB、安川電機、愛普生、史陶比爾、OTC以及那智不二越均在我國占據不少的市場份額。
國產品牌工業機器人路向何方
那么,在核心零部件被外資品牌掌控,國產品牌工業機器人市場份額面臨五年來首降的嚴峻形勢下,我國工業機器人未來還有機會嘛?答案是肯定的。
2013年以來,國家相繼發布了《關于推動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國制造2025》等系列政策,不斷加大對工業機器人行業的扶持力度,促使我國整日市場環境不斷向好,在研發能力和市場規模上都有了進一步提升。
1、交流伺服系統在核心技術方面已經取得突破
雖然目前國外品牌占據了中國交流伺服市場近80%的市場份額,但最近幾年,受益于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整體快速增長,國產伺服也迎來了新的機遇。
廣發證券研報指出,目前國產交流伺服系統在核心技術方面已取得突破,國內外差距已明顯縮小。報告任務,隨著未來機器人零部件實現突破,我國工業機器人行業將迎來快速發展期,伺服系統的應用領域也將由機床向機器人傾斜。而國內企業在控制器領域的布局已經看到了國產突破的希望,根據高工機器人網,我國伺服電機產品功率范圍大多在22kW以內,線上技術與日系產品接近,較大規模的伺服品牌有20余家,如匯川技術、埃斯頓、廣州數控等。數據顯示,固高科技在PCbased控制器領域市占率接近50%。另外,埃斯頓也收購了英國TRIO,借此轉型高端運動控制方案商,后者是全球運動控制十大品牌之一。
2、國產控制器逐漸拉近中外雙方差距
而隨著未來智能化的程度越來越高,各本體制造商之間的差異化也將越來越顯著,這種差異化最主要體現在控制系統的差異上。隨著國內廠商技術的逐步積累進步,目前國產控制系統與國外產品的差距在逐步縮小。
國內知名的工業機器人生廠商均自主研發了自家的控制系統,包括新松機器人、埃斯頓、華中數控、新時達、廣州數控、匯川技術等公司,也誕生了一批專業的控制系統服務商如固高科技、英威騰、卡諾普等。
不止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控制器在控制算法、二次開發平臺、開發環境等方面依舊存在不足,還需要花費更多精力在此方面追趕。
總結
綜上所言,國產品牌工業機器人雖然面臨激烈競爭,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深化和市場的不斷開拓,未來國產機器人的發展還是十分值得期待的。此外,市場份額的下降原因有許多,或需要提高產能,或需要積累品牌實力,這都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迅速解決的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的中國,已經是工業機器人發展的最好時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