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激光行業十大新聞盤點
六、炬光科技完成對德國微光學制造商LIMO收購事宜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1/374394.htm2017年5月9日,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完成對德國LIMO的收購。據了解,LIMO公司位于德國多特蒙德,是世界領先的微光學供應商。在其25年的發展過程中,德國LIMO為各種類型的激光器提供折射微光學和光學整形系統,確立了折射微光學領域的全球市場領導者地位。

另外,LIMO將3D自由面型的設計和生產能力應用在各種微光學產品制造中,生產出具有各種自由曲面形狀類型的光學器件,滿足客戶在傳感和成像領域以及各種激光應用中的需求。憑借將光學設計與激光系統和材料加工技術相結合的核心競爭力,LIMO成為各行業專業激光解決方案重要且可靠的提供商。
編輯點評:
炬光科技和LIMO這兩家企業,從技術和產品角度來看,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并且,兩家企業也是多年的合作伙伴。此次收購完成,將使得炬光科技的半導體激光封裝技術和LIMO全球領先的微光學與光束整形技術更加緊密的結合,為客戶提供高度定制的解決方案。
七、通快公司收購大通激光85%股權
2017年10月4日,通快公司宣布收購Access Laser(大通激光)的85%的股份。

據了解,Access Laser是一個從事生產高精度低功率CO2激光器的制造商,其生產的激光器用在尤其是在EUV光刻中制造微芯片。在這個應用中,首先是低功率CO2激光器產生光束源,然后束源和TRUMPF的激光放大器一起部署到EUV系統中。此次并購讓TRUMPF成功地把一個關鍵供應商整合到EUV科技供應鏈當中。
編輯點評:
隨著半導體芯片及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為了突破制程上的難題,廠商開始將目光轉向EUV光刻工藝,這也為激光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為此,通快公司在EUV領域重點投入,除了與全球EUV光刻領域領導者ASML保持合作外,還投資7000萬歐元在德國迪琴根建設一座占地34000平方米的工廠,主要用于生產極紫外光刻所需要的激光器產品。
通過對Access Laser股份的收購,通快公司進一步完善了EUV領域產業鏈布局,為接下來的訂單做好準備。同時也顯示了通快公司在EUV領域的憧憬與信心。
八、德國開發出新型超高速激光熔覆技術
國弗勞恩霍夫激光技術研究所(Fraunhofer ILT)和亞琛工業大學 (RWTH-Aachen)的研究者開發出一種超高速激光熔覆技術,德文稱之為 EHLA。并榮獲了2017年Fraunhofer創新獎(Fraunhofer最高獎項)。

目前,零件的耐蝕、耐磨涂層主要是通過硬鉻的電鍍、熱噴涂、或其它堆焊技術來修復。不過,這些技術的應用將會逐漸由于環境,健康等問題被取而代之。2017年9月起,鉻(VI)涂層必須經過嚴格的官方批準方可使用,而將來將會徹底禁用。而超高速激光熔覆技術,將革命性替代傳統的涂層制備工藝。
編輯點評:
該超高速激光熔覆速度比傳統激光熔覆快100-250倍,使得激光對基體的熱影響達到最小。因此,可實現熱敏感材料零件的涂層制備,傳統方法因熱輸過高,這在之前是不可能實現的。同時,這種新工藝還可用于全新的材料組合,例如鋁基材料或鑄鐵材料上涂層的制備。
九、國防科大實現5.02Kw近衍射極限合成激光輸出
國防科大劉澤金課題組通過鎖相控制系統優化、離焦像差補償、高精度光程控制,通過四路窄線寬、線偏振光纖放大器的相干偏振合成,實現了5.02 kW的近衍射極限合成激光輸出,合成效率達93.8%。

研究表明,合成激光功率為5.02 kW時合成激光光束質量測量值M2<1.3,此功率水平代表了當前國際上相干偏振合成系統的最高輸出功率。
編輯點評:
高功率光纖激光器由于電光效率高、光束質量好、結構緊湊等優點,在生物醫療、激光加工、國防安全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雖然光纖激光加工應用已經相當成熟,但是我國在高功率光纖激光器方面還存在著一定差距。在核心材料及器件方面,仍然依賴國外進口,從未限制了我國激光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未來,高功率光纖激光器的國產化,對于產業發展至關重要。
評論